罗裾薄薄秋波染,眉间画得山两点。相见绮筵时,
深情暗共知¤
翠翘云鬓动,敛态弹金凤。宴罢入兰房,邀人解佩珰。
罗衣隐约金泥画,玳筵一曲当秋夜。声颤觑人娇,
云鬟袅翠翘¤
酒醺红玉软,眉翠秋山远。绣幌麝烟沈,谁人知两心。
玉容光照菱花影,沉沉脸上秋波冷。白雪一声新,
雕梁起暗尘¤
宝钗摇翡翠,香惹芙蓉醉。携手入鸳衾,谁人知此心。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菩萨蛮》阅读及答案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及解析:
示例:第一种,我认为是“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 [查看更多]
《菩萨蛮》赏析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写游子眼中之景物。“平林”,不是“平地的树林”;而是山丘上的树林。林木依山而生,高低错落,本不会“平”,而着一“平”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游子自高楼下视所见之远景,而且表现了阔大而高远的意境。“如织”二字,一言烟雾密度之大,一是衬托游人离愁之浓。如果说这一句仅仅是情景交融的话,那么下一句词人便把自己的主观色彩尽情地涂抹于景物之上,似乎已把大自然人... [查看更多]
《菩萨蛮》阅读及答案
菩萨蛮
舒直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注】?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8.“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9.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更多] 《菩萨蛮》阅读及答案
菩萨蛮
舒亶
楼前流水西江道,江头水落芙蓉老。画鼓叠凉波,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青鬓芦花色。把酒感秋蓬,骊歌半醉中。
【注释】金马:官署门旁有铜马,故曰“金马”。秋蓬:秋季的蓬草因枯易飘,故喻飘泊不定。骊歌:指告别的歌。
14.下列对本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了江水悠悠流去,水边飘荡着老去的芙蓉花瓣的景象,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奠定了... [查看更多]
《菩萨蛮》阅读及答案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
B.[查看更多]
《菩萨蛮》阅读及答案
菩萨蛮
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8.本词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分析。(4分)
9.本词表达感情含蓄委婉,请结合下阕对此简要分析。(<...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疏影 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
脉脉瓣香熏处,算寒泉秋菊,宜荐冰魄。国士无双,管领东风,合受词人参谒。
身比菖蒲甘俯首,料清影、霜筠同洁。莫漫疑、庚子陈经,好记诗题人日。
西江月 久客杭州归云间度岁儿辈竞索衣帛作此自嘲
老去霜颠种种,归来绣褓重重。辛盘银烛画堂中。
第一生平好梦。
争学传柑索枣,挽须交问衰翁。空囊更比少陵穷。
那有天吴紫凤。
经训堂
一亩栖云静不哗,日依铅椠作生涯。澜翻学海频移棹,稼穫情田已满车。
问字尽过扬子宅,藏书应拟邺侯家。先生尽日横经坐,不觉秋霜点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