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唐代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羣。

()
翻译与注释

注释:
①测:一作“极”。隐处:隐居的地方。唯:只有。
②犹:还,仍然。
③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药院:种芍药的庭院。滋:生长着。
④余:我。谢时:辞去世俗之累。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译文:
清溪之水深不可测,隐居之处只有孤云。
松林中间明月微露,洒下清辉似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浓,芍药园圃滋生苔纹。
我也想要谢绝世俗,来与西山鸾鹤合群。

参考赏析

《宿王昌龄隐居》赏析

  常建这首《宿王昌龄隐居》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下面是原北京大学教授倪其心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此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 [查看更多]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及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①药:芍药。

17.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 [查看更多]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及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①王昌龄及第时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于盱眙,辞官归隐途中,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②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12.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查看更多]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及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①药:芍药。

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 [查看更多]

《宿王昌龄隐居》阅读及答案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①药:芍药。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 
猜你喜欢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

省题诗二十一首 寒雨滴空阶

霏霏飘永夜,滴滴落空阶。
自有路歧恨,那堪离别怀。
檐前声乍碎,枕畔梦全乖。
远与岩泉杂,微将漏水谐。
天涯思旧友,法上忆闲斋。
坐到空庭晓,残云带石崖。

()

古离别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
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
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
谁能待明月,迴首见牀空。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