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唐代
火山云歌送別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
翻译与注释
译文:
火山高高耸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铺山盖岭凝滞不开,方圆千里鸟儿不敢飞来。
火云清晨刚被胡风吹断,到傍晚又随着塞雨转回。
回环缭绕吞没了铁关树,蒸腾弥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东,山上孤云将随你向东去。

注释:
⑴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横亘于吐鲁番盆地的北部,西起吐鲁番,东至鄯善县境内,全长160公里,火焰山主要为红砂岩构成,在夏季炎热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砂岩熠发光,犹如阵阵烈焰升腾,故名火焰山。
⑵突兀:高耸的样子。赤亭:即今火焰山的胜金口,在今鄯善县七克台镇境内,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
⑶火云:炽热的赤色云。
⑷乍:突然。逐:随着。胡风:西域边地的风。
⑸薄暮:接近天黑时。浑:还是。
⑹缭绕:回环旋转的样子。铁关:铁门关,故址在新疆境内。
⑺氛氲:浓厚茂盛的样子。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戍:戍楼。

参考资料:
1.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01
2.谢楚发.高适岑参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238-239
3.彭国忠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324-326
参考赏析

《火山云歌送別》赏析

这首诗也是诗人岑参的名篇之一。唐代疆域辽阔,因此边塞的烽烟不断,很多文人都怀抱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辞辛苦,远历边陲,如诗人陈子昂、王昌龄、李颀、王唯、高适、王翰等。他们都到达过边塞,都体验过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边塞诗也因此崛起于唐代的诗坛。这首诗的作者岑参也是这样一位诗人,他曾两次出塞,前后共六年。他在诗中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看他的雄心壮志。他一生创作最光荣的时期也是边塞生活时期,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种柳三咏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
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有阴。
春风为催促,副取老人心。

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
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
仍教小楼上,对唱柳枝歌。

更想五年后,千千条麴尘。
路旁深映月,楼上暗藏春。
愁杀闲游客,闻歌不见人。

()

答梦得闻蝉见寄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
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
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

送四镇薛侍御东归

相送泪沾衣,天涯独未归。将军初得罪,门客复何依。
梦去湖山阔,书停陇雁稀。园林幸接近,一为到柴扉。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