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唐代
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
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
翻译与注释

注释:
①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荆榛:荆棘。
②牧竖:牧童。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陌:田间小路。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刻。
③才见:依稀可见。
④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要路津:交通要道。

译文:
春天来了,汉寿城边野草丛生,那荒祠和古墓前面正长满荆榛。
田里的牧童烧化着丢弃的刍狗,路上的行人在观看墓前的石麟。
经过雷电轰击,华表已经半毁。由于积满灰尘,碑文仅可辨认。
不知什么时候又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呢,到那时,这里又会成为南北交通的要津。

参考赏析

《汉寿城春望》赏析

  这首诗虽然极力地描绘了汉寿城遗址的荒凉、破败的景象,但是格调毫不低沉。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框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荒芜、破败的景象,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首联的出句点明了“春望”的地点,含蓄而又凝炼地表现汉寿城已是一片废墟了。“野草春”三字让人产生联想,如果汉寿不是一片芜城,还象当年那样人烟辐辏,无比繁华,春日迟迟,一派生机的话,诗人怎么会用城边野草刚刚发芽来描绘它的春色呢。首联对句勾勒出来的景物颇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独... [查看更多]

《汉寿城春望》阅读及答案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④,此地还成要路津⑤。

【注】①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县名,在今湖南常德东南。②牧竖:牧童。刍狗:古化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抛弃。③石麟:石头雕刻的麒麟,这里泛指古代王公贵族基前的... [查看更多]

《汉寿城春望》阅读及答案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赠张相镐其一 时逃难在宿松山作

神器难窃弄,天狼窥紫宸。六龙迁白日,四海暗胡尘。
昊穹降元宰,君子方经纶。澹然养浩气,欻起持大钧。
秀骨象山岳,英谋合鬼神。佐汉解鸿门,生唐为后身。
拥旄秉金钺,伐鼓乘朱轮。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
诸侯拜马首,猛士骑鲸鳞。泽被鱼鸟悦,令行草木春。
圣智不失时,建功及良辰。丑虏安足纪,可贻帼与巾。
倒泻溟海珠,尽为入幕珍。冯异献赤伏,邓生倏来臻。
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昔为管将鲍,中奔吴隔秦。
一生欲报主,百代思荣亲。其事竟不就,哀哉难重陈。
卧病宿松山,苍茫空四邻。风云激壮志,枯槁惊常伦。
闻君自天来,目张气益振。亚夫得剧孟,敌国空无人。
扪虱对桓公,愿得论悲辛。大块方噫气,何辞鼓青蘋。
斯言倘不合,归老汉江滨。

()

听《华严》诗(幷序)

法席开广方,缁徒满胜筵。
圣衆随云集,天华照日鲜。
座分千叶华,香引六铢烟。
钟声闻有顶,梵响韵无边。
一音宣妙义,七处重弘宣。
唯心明八会,涤虑体三禅。
既悟无生灭,常欣佛现前。
(《卐续藏经》本唐释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三《智俨传》为永昌元年作。
)。

()

南邻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