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儿又看绕淮春,嘆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 翻译与注释
-
译文:
金人第二次南犯,时值春季,叹息仍然只是为了国人吗?
岂可使皇帝到处流亡,谁能指挥三军澄清宇内呢?
现时的转徙流离,正由于五年的无穷事变。
我在烟津迷路之上,感到金陵有帝王气,应定都于此。
注释:
①周莘(字尹潜)是陈与义的诗友,其诗亦学杜甫。陈与义避乱襄汉、转徙湖湘之际,和周屡有倡和。此诗即其中之一,是一首因巨大历史事变而引发无限感慨的政治抒情诗。
②胡儿:指金兵。又:建炎二年(1128)冬,金兵曾扰徐、泗,攻扬州,次年春再至,故言“又”。绕淮春:淮水附近春色。徐、泗、楚、扬,皆属这个地区。
③叹息:指周诗的忧国内容。犹为国有人:还算是有爱国的人。
④可使:反问,言不可使。翠华:用翠羽为饰的旗,因是皇帝所用,故常用它指皇帝。周宇县:指周游天下,暗喻到处奔逃。宇县:犹言天下。建炎三年(1129)正月,金兵取徐州,逼泗州,二月犯楚州,南迸至瓜州,宋高宗自扬州奔镇江,经常州、吴江、秀州诸地,最后达杭州。
⑤白羽:指白羽扇。语林说:诸葛亮执白羽扇,指挥三军。风尘:戎马所至,往往尘土飞扬,故以“风尘”言战乱。
⑥五年:自宣和七年(1125)到建炎三年(1129),恰是五年。无穷事:言变乱剧烈频繁。
⑦万里句:在奔逃流亡中幸保性命。“见在身”:现时存在的躯体。见:同现。
⑧“共说”句:希望定都金陵,抗金进犯。“龙虎气”:即天子气。诸葛亮称金陵形势“钟山如龙蟠,石头如虎踞”;《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⑨放臣:被谪贬的官吏。陈与义自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谪监陈留酒税,到此时仍未复官。迷路感烟津:对当前大势本不甚了然,但觉得定都金陵是出路。
- 参考赏析
-
《次韵尹潜感怀》阅读及答案
次韵尹潜感怀①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②,谁持白羽③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①尹潜,即周莘,是陈与义的诗友。此诗写于“靖康之变”后... [查看更多]
《次韵尹潜感怀》赏析
起句用虚实相济的手法,高度概括地叙述了三年来金兵两次大规模的进攻,像引信一样点燃了诗人心灵的火花。徐、泗、楚、扬均离淮水不远,金人第二次南犯,时值春季,故曰“绕淮春”。着以“又”字,则将前次来犯一并叙出,用语简洁。次句用“叹息”二字表出忧国之意,接以“犹为国有人”,则语带愤激。贾谊《治安策》曰:“犹为国有人乎?”陈与义以此语入诗,不只是宋人以文为诗的句法,更表明他忧国情殷,与贾谊相似。
三四句以问句组联,语气突兀、感情激越而又对仗工整。诗人大声疾呼:岂可使皇帝到处流亡,谁能指挥三军澄清字内呢?如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云: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苏轼《祭常山... [查看更多]
《次韵尹潜感怀》阅读及答案
次韵尹潜感怀①
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②,谁持白羽③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注】①尹潜,即周莘,是陈与义的诗友。此诗写于“靖康之变”后两年,当时金兵南下,连陷三州,诗人避乱襄汉,转徙湘湖,且与主战派力主定都南京。②宇县:指天下。③“白羽”,...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衡岳道中 其三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宫词 其二二
欢笑声高出禁园,禄儿新样绣初翻。
青娥阿监知非礼,心怕君王不敢言。
建中索子贤酒债戏作一绝
阿堵物无崔烈臭,孔方兄有少陵羞。
一斗酒金偿未得,速来相就典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