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题西溪无相院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林碍月生。

()
翻译与注释

注释:
①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涵虚:宽广清澄。
②尘:尘世,指热闹的人世间。
③修芦:修长的芦苇。

译文:
秋雨过后,湖水上涨,白茫茫的,水色与天色同样清澄;溪边的人家,静悄悄的,仿佛浮卧在水边,与水相平。
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归来,刺开了水草,发出沙沙的响声。
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远远的红尘之中;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
骤雨收歇,已足使这一派秋色更为迷人;岸边的芦苇,请不要再长,免得妨碍我欣赏明月东升。

参考赏析

《题西溪无相院》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秋雨后无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首联写西溪及附近的湖泊,经过一场秋雨,水位上涨,远近一片浑茫澄澈,与秋空相接;水边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积水涵虚”四字,场面很大,仿佛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平,涵虚浑太清”的景况。孟浩然写洞庭湖水,描摹了湖的渺茫宽阔;张先在这里突出江南雨后河湖溪塘涨满水的情况,是小环境组合成的大环境,都很神似。“上下清”即孟浩然诗的“浑太清”,都写秋天天空晴朗,水光澄碧的景象,移不到别的季节去。次句写水边人家,以“岸痕平”说水涨得高,与“几家门”成为一个平面,也活生生地画出雨后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 [查看更多]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及答案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由近及远,先从大处落笔,展示西溪天光水色浑融一片的气势;接着写临溪的屋宇明丽清静,呈现了一种安宁悠闲的景象...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张先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猜你喜欢

灯叹

坐久灯欲乾,倒檠丐余沥。
点滴能几多,炉灭在漏刻。
可以观养生,精涸神气蚀。
岂伊半圭茸,能续踵后息。
可以观为政,斂苦生理迫。
岂伊数匙糜,能起沟中瘠。
嗟哉秋晨禾,叶叶含露液。
毋使暵就槁,而望一溉益。

()

寄题辛氏尘外楼

罗浮三十里,楼对玉崔嵬。
风卷软红去,云扶飞翠来。
会心须尽帙,适性莫多杯。
除得翳根尽,灵光生镜台。

()

周允升见临已而步过其书堂二诗赠之

问学知君有所从,未闻论事剧谈锋。
滔滔元自滥觞水,凛凛定期寒岁松。
不负师承经子厚,共于人物惜元龙。
涟山川上书堂路,宁复斯人旧履踪。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