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
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
笳寒芦叶脆,弓冻纻弦鸣。
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
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
蓟门还北望,役役尽伤情。
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
笳寒芦叶脆,弓冻纻弦鸣。
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将军朝挑战,都护夜巡营。
燕山犹有石,须勒几人名。
注释:
蓟门:蓟州城的城门。即蓟丘。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蓟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
还:还往。再往。
役役:战役劳役。每一个战役。劳苦不息貌。
尽:都是。尽是。穷尽。
伤情:伤感的情绪。
关山:关隘山口。
汉月:汉朝的明月。
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
秦城:指秦长城。
笳寒:胡笳寒冷。笳,胡人卷芦叶为笳,吹以作乐。
芦叶:芦苇的叶子。胡笳由芦叶制成。
弓冻:弓箭冰冻。
纻弦:苎麻搓成的弓弦。
梅林:梅树林。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复姓:两字或两字以上的姓氏。指西魏将汉族姓氏改为鲜卑的复姓姓氏。有说‘指北朝启用鲜卑族复姓的将军。’。
防兵:防止兵变或追兵。
将军:战国时始为武将名。统帅士兵的军官。
连:连续。
转战:辗转循回作战。连续在不同地区作战。
都护:汉朝官名。设在边疆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巡营:巡行警戒军营。
燕山:指燕然山。即今外蒙古的杭爱山。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犹:仍。仍然。
须:必须。须要。
勒:刻石勒功。雕刻。
几人名:几个人的名字。
作者以当时胡虏之事为题,以小说般的叙事结构,勾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胡人桀骜,横侵塞北,北征之将帅平荡单于,擒其君长,使其种落奔散,凯旋归于咸阳,使朝廷永无北顾之虞。这首诗在歌颂反击匈奴贵族侵扰战争的同时,也描绘了远征将士的艰苦生活。
全诗分为四段。前六句写胡人兴兵,战事骤起。首二句胡人兴兵北荒,胡星闪耀,渲染出大战来临之前紧张压抑的氛围。“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羽书、烽火报警,前线告急的羽书疾驰如电,报警的狼烟烽火昼夜不息,充分表达出前线战事吃紧的紧张状态,表现出匈奴敌军来势汹汹的场面,为下文写汉军将士英勇奋战做伏笔。三四两句写汉军驰救,救边的将领率军出征,兵车森... [查看更多]
由于诗中所表现的,不是一时一地的感受,而是对蓟外边塞战争的总体概括。因此一开头就说,站在蓟门北望,每次战役都令人伤情。秦汉以来,关山、陇水、明月,就是无数次战争的见证。诗人的视野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由眼前的关山月联想到汉时的关山月,由流向秦朝所见的城垣的陇头水想到了自古及今无数人的呜咽声。“关山”二句不仅对得极为工整,且包含了巨大的历史内涵。
“笳寒”二句写北地苦寒。“笳”即“葭”。天寒草枯,葭芦变脆,弓弦冻硬,在寒风中发出颤音,皆是对北地生活体验入微的景物描写。而“笳”于“弓”相对,又在字面上造成胡笳声寒的印象,更增添了边关战争不息的凄凉气氛。
“梅林”二句... [查看更多]
暂无资料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