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人 > 唐代
周朴[唐代]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猜你喜欢

古人早行诗

早起赴前程,邻鷄尚未鸣。
(以上均见明刻本《吟窗杂录》卷十二沙门文彧《诗格》引)。

()

天门灵泉院

华亭参后最幽玄,一句能教万古传。
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崖前。
虽知物理无穷际,却恐沧溟有尽年。
为报五湖云外客,何妨来此老林泉。
(按:《沅湘耆旧集》卷八云:「琮案:元慈利张兑《天门山图诗》末云:『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纍纍在山址。
感时抚景亦怆然,周朴小诗何足拟?』即指此诗也。
次联为中和间僧传明语。
传明即善会,自鹤林入夹山,有僧问如何是夹山境,答以猿抱子归云云,朴即用其语也。
」)。

()

南楼 二

徙倚高楼夜色残,故人聊得罄交欢。
千林日落晴偏雨,五月云深暑亦寒。
诘曲断岩飞鸟度,参差倒影过江看。
惭予浪着登山屐,酒罢豪吟兴未阑。
(以上三首均见《鸿湘耆旧集》卷八、同治十三刊增寿等纂《直隶澧州志》卷二五、同治八年刊魏湘纂《续修慈利县志》卷十四)(〖1〗《直隶澧州志》卷十六《隐逸》云:「周朴,隐居天门山,楚王马殷徵召不起,着有《灵泉诗集》。
」〖2〗同书卷二六《辨讹》云:「周朴,能诗而隐,有气节。
闽诗集中所载小传,与《慈志》异。
其避地福州不降黄巢遇害者,吴兴人也。
居天〖缺二十字〗于□□仅为〖缺九字〗徵□则又为唐□□□人,未可强合为一。
其《天门灵泉院》诗『不惟用唐僧,传明语即起』,已直溯其事。
章华孙斯亿乃谓朴生于晋,老于五代,所咏之灵泉,属慈,非石门夹山之灵泉寺。
指为唐僧周朴诗,志亦载其墓,称晋处士,不知何考?若谓生于石晋时,则马氏早灭;若所指司马晋,则又先马殷数百年,相距凡七姓八朝。
只是诗与《南楼》二首俱近体,非前五代人作。
而廖大隐《楚风补》又以朴为慈利人,唐末寓福州,摭採闽集,益以《南楼》二作。
不知寓福者,本吴兴人。
闽徐兴公刻朴诗集,敍述甚详,集内亦无《灵泉院》、《南楼》诗,与志载居若墓并在天门山,自当另为一朴。
但闽集有《弔李群玉》一绝,曰『知何处』,曰『隔岸香』,固亦尝游澧者。
其《灵泉院》、《南楼诗》之为慈周朴作,抑为吴周朴游澧时作,而闽集或以隔远失採,惜不得《慈父》中所纪《灵泉诗集》具览,一釐正之,并以决朴墓之在慈与辞楚辟之,信有事否?若氏族谱,直载为福州人,则尤疏谬者也。
」今按:《全唐诗》卷六七三收周朴诗一卷,其中有《弔李群玉》一首,可证朴确曾客澧。
又《宿玉泉寺》一首,《直隶澧州志》卷二四,以为寺在澧州。
又有《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次梧州却寄永州使君》,疑朴自巴东入湘,复南行经澧、衡、永、梧而南游。
《直隶澧州志》所载慈利另有一周朴之根据,尚嫌不足。
惟此说罕为人知,谨录出以资研究。
)。

()
推荐
柳宗元 李白 毕构 王建 白居易 鲍溶 萧结 贞元文士 李琎 皮日休 郁回 吉中孚 薛珏 王贞白 徐泳 房玄龄 李商隐 李益 孟浩然 薛能 魏盈 颜曹 苏广文 苏焜 徐寅 魏玄同 严向 颜胄 苏芸 魏峦 罗泰 颜允南 严嶷 严公弼 严公贶 谢陶 谢仲宣 应物 谢观 刘光谦 邵清甫 张拙 徐申 吴璋 王焯 吴翊 王肱 孙揆 文喜 沈钟 郑瑽 罗公远 王英 张绚霄 庄布 曾弼 曹翊 孙氏 裴瑶 释彪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