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人 > 唐代
法藏
法藏[唐代]
(643—712)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解,则天遂悟其旨。创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被尊为华严宗第三祖。有《华严探玄记》、《般若心经疏》等。
()
猜你喜欢

歌行一首

古人重义不重金,曲高和寡勿(《宗镜录》、《偈颂》作「无」)知音。
今时志(《宗镜录》、《偈颂》作「学」)士还如此,语默动用迹难寻。
所嗟世上歧路者,终日崎岖狂(《宗镜录》、《偈颂》作「枉」)用心。
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须登险(《宗镜录》作「陟」)访椿林。
穷子捨父远逃逝,却于本舍绝知音。
贫女宅中无价宝,却将秤卖他人(《宗镜录》、《偈颂》作「小秤买他」)金。
心无相,用还(《偈颂》作「能」)深,无常境界不能侵。
运用能随高与下,灵光且(《偈颂》作「元」)不是浮沉。
无相无(《偈颂》、《宗镜录》无此字)心能运曜,应声应色随方照。
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
亦(《偈颂》、《宗镜录》作「寻」)无头,复无尾,灵(《偈颂》、《宗镜录》作「焰」)光运运从何起?只今起者便是心(《偈颂》、《宗镜录》作「祇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时更何你(《偈颂》、《宗镜录》作「心用明心心复尔」)。
不居方,无(一作「何」)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
识取如今明觅(《偈颂》作「密」)人,终朝莫慢(《偈颂》作「漫」,《宗镜录》作「谩」)别求的。
懃(《宗镜录》作「劝」)心学,近藂林,莫将病眼认花针。
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
了(《偈颂》、《宗镜录》作「识」)取心,识(《偈颂》、《宗镜录》作「了」)取境,了心识境(《偈颂》、《宗镜录》作「识心了境」)禅河净。
但(《宗镜录》作「若」,《偈颂》作「知」)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劝且学,莫为师,不用登高向下窥。
平源不用金刚钻,剑刃之中错下锥。
向前来,莫人我,山僧有曲无人和。
了空无相即法师(《偈颂》作「了境心空即法王」),不用绫罗将作幡(《偈颂》作「为播」)。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议。
(《偈颂》三句作「大幽邃,不思议,可中学得大希奇」)。
自家坏(《偈颂》作「怀」)却真宝藏,终日从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偈颂》作「上」)一波成。
但能当境无情计(《偈颂》作「繫」),还同水面本地平。
应大躯,应小躯,运用只随如(《偈颂》作「如随」)意珠。
被(《偈颂》作「披」)毛戴角形虽异,能应之心(《偈颂》作「应物之情」)体不殊。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
凡夫只是未曾观,那得自轻而退屈。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
什(《偈颂》作「十」)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
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长(《偈颂》作「恒」)不歇。
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烛无形(《偈颂》作「元无」)对。
设使(《偈颂》作「尔」)任持浮幻身,运用都无舌身意。
(南唐静筠二僧《祖堂集》卷十四,宋子昇、本如《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上之下,另《宗镜录》卷九〖作古德歌〗、卷十八、卷四四、卷九八收此歌部分文字。
)。

()
推荐
柳宗元 李白 毕构 王建 白居易 鲍溶 萧结 贞元文士 李琎 皮日休 郁回 吉中孚 薛珏 王贞白 徐泳 房玄龄 李商隐 李益 孟浩然 薛能 魏盈 颜曹 苏广文 苏焜 徐寅 魏玄同 严向 颜胄 苏芸 魏峦 罗泰 颜允南 严嶷 严公弼 严公贶 谢陶 谢仲宣 应物 谢观 刘光谦 邵清甫 张拙 徐申 吴璋 王焯 吴翊 王肱 孙揆 文喜 沈钟 郑瑽 罗公远 王英 张绚霄 庄布 曾弼 曹翊 孙氏 裴瑶 释彪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