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净,唐代。(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幼年出家,天性颖慧,遍访名德,博览群籍。年十五即仰慕法显、玄奘之西游,二十岁受具足戒。自圣历二年(699)迄景云二年(711),历时十二年,译出五十六部,共二三○卷,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之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师于译述之余,亦常以律范教授后学,盛传京洛。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先天二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https://www.gudaiwenxue.com/shiren/21037.html
- 猜你喜欢
题取经诗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四部丛刊》本宋法云撰《翻译名义集》卷七「续补译师」条引唐义净三藏诗。
《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下之下录此为「义净三藏《诫看经》」。
)(按:《全唐诗》卷七八六收此诗于无名氏卷,注云:「载《翻译名义集》,云唐义净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云:「按义净诗今收十二函一册,何不类附而别出于无名氏之下,岂编者未知义净三藏即义净欤。
然此诗祇据《翻译名义集》录,集又署名义净三藏,终不得谓曰无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录归义净名下。
)。
题取经诗,唐代,义净。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四部丛刊》本宋法云撰《翻译名义集》卷七「续补译师」条引唐义净三藏诗。《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下之下录此为「义净三藏《诫看经》」。)(按:《全唐诗》卷七八六收此诗于无名氏卷,注云:「载《翻译名义集》,云唐义净三藏作。」岑仲勉先生《读全唐诗札记》云:「按义净诗今收十二函一册,何不类附而别出于无名氏之下,岂编者未知义净三藏即义净欤。然此诗祇据《翻译名义集》录,集又署名义净三藏,终不得谓曰无名氏也。」今承斯旨而重录归义净名下。)。
https://www.gudaiwenxue.com/shiwen/tangdai/285623.html
在西国怀王舍城
游,愁。
赤县远,丹思抽。
鹫岭寒风驶,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颓年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城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与无行禅师同游鹫岭瞻奉既讫遐眺乡关无任殷忧聊述所怀为杂言诗
观化祇山顶,流睇古王城。
万载池犹洁,千年苑尚清。
髣髴影坚路,摧残广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