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魏晋
情诗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
翻译与注释

译文:
满天的乌云遮蔽了太阳,阵阵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那些在外奔波、孤苦无依的人,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
启程的时候严霜冻结,如今归来,白露已晞。
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
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

注释:
①微阴:浓黑的云。翳:遮蔽。阳景:太阳光。
②渌水:清澈的水。薄:靠近。
③客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徭役:在远地服役。
④晞:晒干。
⑤游者:指征夫。
⑥内:心中。

参考赏析

《情诗》鉴赏

【注释】:
本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今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
、“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
,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 [查看更多]

《情诗》鉴赏

【注释】:
此诗描写一位相思女子的情思动态。诗一开篇,\"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描写出主人公所置身的典型环境。宋玉曰:\"宜高殿以广意兮。\"\"高殿\"、\"广厦\"即由此化出;古乐府有\"微风吹闺闼\"句,这是\"微风起闺闼\"的来历。房舍高郁,环境凄清
,微风吹拂,落日残照,在这番描写中,浸透了主人公强烈而独特的心理感受,\"郁崇崇\"、\"凄泠泠\"与其说是写景,不如说是表现主人公心灵的感受。四句描写,活生生地显示出其寂寞凄凉、了无意趣的心境。

接着,诗歌转而描写女主人公,展示她由特有的心态所引发的一系列形体动态。行为是心灵的一面... [查看更多]

《情诗》阅读及答案

情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晞。

游子叹黍离①,处者歌式微②。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

注释:①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 [查看更多]

《情诗》赏析

  此篇在《玉台新咏》中题为《杂诗》,兹从《文选》。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

  在微阴蔽日,一年容易又秋风的季节转换中,自然界万物各得其所,鱼鸟安然游翔之景,引发出役夫久戍他乡,有家难归的联想。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猜你喜欢

种桑诗

诗人陈条柯。
亦有美攘剔。
前修为谁故。
后事资纺绩。
常佩知方诫。
愧微富教益。
浮阳骛嘉月。
艺桑迨闲隙。
疏栏发近郛。
长行达广埸。
旷流始毖泉。
湎涂犹跬迹。
俾此将长成。
慰我海外役。

()

春秋战国门。师旷

老能劝学照馀生,似夜随灯到处明。
往行前言如不见,暗中无烛若为行。

()

邯郸歌

回顾灞陵上。
北指邯郸道。
短衣妾不伤。
南山为君老。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