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唐代
桃源行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道何时有?垂条落蕋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
岁岁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
时有仙鸟来啣花,曾无世人此携手。
可怜不知若为名,君任(一作「往」)从之多所更。
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
(见《文苑英华》卷三三二)(按:明刻本《文苑英华》收此诗失署名,《全唐诗》卷七八六遂收归无名氏。
按《吟窗杂录》卷四六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一首,前二句与此诗二句同,后二句作「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全唐诗》卷一一四已收入。
《吟窗杂录》为北宋末蔡传编,保存唐诗甚丰,惟多为节录。
其录为包融诗,当可信。
《英华》所录前三句,疑脱去一句。
)。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桃源行》赏析

  这是王维十九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府诗,题材取自陶渊明的叙事散文《桃花源记》。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曾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也。”好的诗应当像醇酒,读后能令人陶醉。因此,要将散文的内容改用诗歌表现出来,决不仅仅是一个改变语言形式的问题,还必须进行艺术再创造。王维这首《桃源行》,正是由于成功地进行了这种艺术上的再创造,因而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桃源行》所进行的艺术再创造,主要表现在开拓诗的意境;而这种诗的意境,又主要通过一幅幅形象的画面体现出来。

  诗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 [查看更多]

《桃源行》赏析

  头四句作者全翻新陶诗开篇,点明了陶花源的来历。陶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列举两件事:一是指鹿为马胡亥,二是修筑长城害民伤财。说明秦政昏暗朝纲乱,民心尽失,并独创“种桃者”,有桃源避世追求和平之意。

  “此来”四句写桃源与世隔绝,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诗中“种桃经几春”、“采花食果枝为薪”说明桃源中人不论沧桑之变,远离尘嚣,超凡脱俗,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情趣无穷。使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独创“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虽源于陶诗“秋熟靡王税”,但言出了桃源世界天高皇帝远,虽有血缘亲情,但没有封建等级制度,人人自由平等。

  “渔郎”四句概括...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包融

包融

唐诗人,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子何、佶,世称二包,各有集。融诗今存八首。 

猜你喜欢

送相里秀才自京至却迴

夷门诗客至,楚寺闭萧骚。
老病语言涩,少年风韵高。
难于寻阆岛,险甚涉云涛。
珍重西归去,无忘役思劳。

()

秋日再经盱眙县寄李长官

孤蓬再此接恩辉,吟对秋风怅有违。
门柳己凋新岁叶,旅人犹着去年衣。
路迷霄汉愁中老,家隔烟波梦里归。
自叹身如春社燕,画樑高处又来飞。

()

咏柳

裊裊和烟映玉楼,半垂桥上半垂流。
今年渐见枝条密,恼乱春风卒未休。
(见蜀何光远《鑑诫录》卷七《亡国音》。
)(按:《全唐诗》卷六六三收隐《柳》诗,系据《甲乙集》卷九所录,与最早记载本诗的《鑑诫录》相较,有十三字不同。
今重录。
)。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