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雪从教舞,回风任听吹。春寒能作底,已被柳条欺。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春寒》赏析
北宋诗人梅尧臣的这首《春寒》诗可以按“起、承、转、合”的结构规律来把握。
首联“起”,点明季节特征,说明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天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云容薄”三字很好地点明了早春云雾的特点。
颔联“承”,以极其对仗的句式,写出了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了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其中“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叫人想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来。
颈联“转”,由静景而至于动景。春风凛冽,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 [查看更多]
《春寒》赏析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说到咏海棠,自然忘不了苏轼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实,这两首海棠诗都是借海棠写自己。苏轼笔下的海棠圣洁、幽寂,是他贬官黄州时的写照;陈与义笔下的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南迁途中作七首·访贯休上人
休公为我设兰汤,方便教人学洗肠。
自觉尘缨顿潇洒,南行不复问沧浪。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赋得馀冰(一本题下有送人二字)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