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 翻译与注释
- 译文: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唤春回大地,被谪迁的人彼此对望不禁泪湿衣。
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
注释:
⑴寒山:地名,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
⑵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作者此刻被贬谪,也属“迁客”之列。相看:一作“相逢”。
- 参考赏析
-
《春夜闻笛》赏析一
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扬州,渡过淮河,经过盱眙(今安徽凤阳东)。诗中“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迁客”,当是贬谪从军南来。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
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 [查看更多]《春夜闻笛》赏析二
此诗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
这首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 [查看更多]《春夜闻笛》赏析
此诗诗旨主要不是写士卒的乡愁,而是发迁客的归怨。
这首诗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而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这情景,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春夜闻笛》创作背景
这首《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李益今存诗作可知他曾到过扬州,渡过淮河,经过盱眙(今安徽凤阳东)。诗中“寒山”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诗人自称“迁客”,说明此诗是作者贬谪从军南来时所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元亨(一作孚)上人
一衲净居云梦合,秋来诗思祝融高。
何因知我津涯阔,远寄东溟六巨鳌。
送丘为下第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
明主岂能好,今人谁举贤。
国门税征驾,旅食谋归旋。
皦日媚春水,绿蘋香客船。
无媒既不达,予亦思归田。
修史亭二首
少年已惯掷年光,时节催驱独不忙。
今日无疑亦无病,前程无事扰医王。
篱落轻寒整顿新,雪晴步屣会诸邻。
自从南至歌风顶,始见人烟外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