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野老歌
- 翻译与注释
-
译文一:
老翁家贫住在山中,靠耕种三四亩山田为生,田亩少,赋税多,没有吃的。粮食送进官府的仓库,最后腐烂变质,化为泥土,一年到头,家中只剩下锄头、犁耙靠在空房子里面,只好叫儿子上山去拾橡子充饥。从长江西面来的富商的船中,成百上千的珠宝用斛来计量,就连船上养的狗也长年吃肉。
译文二:
老农家中贫困在深山中居住,在山上开垦了田地有三四亩。
苗少税多家人什么也吃不到,粮食都被收入官府腐烂成土。
年终锄犁停放在空空的房间,呼唤儿子上山去拾橡子果实。
西江商人有珍贵的珠宝无数,他们船上养的狗都常常吃肉!
注释:
⑴野老歌:一作“山农词”。
⑵农:一作“翁”。
⑶官仓:指各地官员税收,此指贪官。
⑷橡实:橡树的果实,荒年可充饥。
⑸西江:今江西省九江市一带,是商业繁盛的地方。唐时属江南西道,故称西江。贾(gǔ)客:商人。斛:量器;是容量单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参考资料:
1.彭定求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48
2.于海娣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20-321
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38-439
- 参考赏析
-
《野老歌》赏析一
中唐时代,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剥削残酷,因此抒写农民疾苦的题材也成为新乐府诗人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张籍的《野老歌》,就是写一个农家老夫在高额的苛捐杂税的重压之下,最后过着依靠拾橡实填饱肚皮的生活。即使这样,他还不如当时被称为“贱类”富商的一条狗。张籍通过这样一个人狗对比的悲惨情形,突出表现了农民的痛苦和当时社会的不合理。
开头两句交代人物身份,运用平叙的手法,叙说一位老农,由于家里贫穷,住在山里面,仅仅耕种贫瘠的山田三四亩。这里要问,老农为什么要住在山里面呢?在我们想来,老农既然家贫,他应该到平地乡村或小镇谋生要容易一些,为啥要到难以耕种的山里去呢?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此... [查看更多]《野老歌》赏析二
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白相通;而具体手法略有差异。白居易的讽谕诗往往“意激而言质”,篇幅亦长,故不免有尽、露之疵累。而张籍的乐府,如这首《野老歌》作法就不同。
诗共八句,很短,但韵脚屡换。诗意可按韵的转换分为三层。前四句开门见山,写山农终年辛劳而不得食。“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山”字两见,强调这是一位山农(诗题一作《山农词》)。山地贫瘠,广种薄收,“三四亩”收成不会很多。而深山为农,本有贫困而思逃租之意。但安史乱后的唐王朝处在多事之秋,财政困难,封建剥削无孔不入。“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 [查看更多]《野老歌》阅读及答案
野老歌
张 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14.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新乐府运动的两位主要倡导者是 和 &nbs...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