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秋日别王长史
- 翻译与注释
- 译文:
此地一别,相隔千余里。您的情深恩重,令我终身难忘。
本来正在悲秋,又遇上了分别。
田野的景色笼罩一层寒雾,山上的光线逐渐黯淡,暮烟升起。
终归知道难以再挽留,想起你的恩德,我还是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注释:
①百年:一辈子。
②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故称秋日为西候。
③北梁,北边的桥,代指送别之地。
④奉:侍奉,照顾。
⑤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 参考赏析
-
《秋日别王长史》赏析
王勃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西游蜀地,便有了《秋日别王长史》,此诗是与王长史在秋日分别时创作而成的,作者因受恩于长史王长史,故在诗中表现的感激之情,甚至潸然泪下。参考资料
1.[唐]王勃著.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6:第36页 [查看更多]《秋日别王长史》赏析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分别之后,诗人前方的路途千里迢迢,对王长史恩情百年难忘。用“千里”、“百年”强调路途之远和时间之长,表明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依依惜别之情。首联写出开阔浩渺的时空,萦绕在诗人心头的离情别绪就像千里之路、百年之时一样绵延不断、浩渺悠长,点题明旨,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蕴含其中。起笔起得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在西候之日诗人悲伤不已,因为与王长史分别,心中的悲伤让诗人想起《楚辞》中那令人神伤的文辞。西候,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用“西候”、“北梁”两个典故点出分别... [查看更多]《秋日别王长史》阅读及答案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描...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无本师归范阳
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v颔。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
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
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
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
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
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
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
欲以金帛酬,举室常v颔。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
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送无本师归范阳,唐代,韩愈。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天阳熙四海,注视首不颔。鲸鹏相摩窣,两举快一啖。夫岂能必然,固已谢黯黮。狂词肆滂葩,低昂见舒惨。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澹。蜂蝉碎锦缬,绿池披菡萏。芝英擢荒榛,孤翮起连菼。家住幽都远,未识气先感。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始见洛阳春,桃枝缀红糁。遂来长安里,时卦转习坎。老懒无斗心,久不事铅椠。欲以金帛酬,举室常v颔。念当委我去,雪霜刻以憯。狞飙搅空衢,天地与顿撼。勉率吐歌诗,慰女别后览。
https://www.gudaiwenxue.com/shiwen/tangdai/258346.html
送友人游蜀
万岑深积翠,路向此中难。欲暮多羁思,因高莫远看。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唯有岷江水,悠悠带月寒。
卓家人寂寞,扬子业凋残。唯有岷江水,悠悠带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