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唐代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
翻译与注释
译文:
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秋风的声音。

注释:
⑴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⑵至:到。
⑶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雁群:大雁的群体。
⑷朝:凌晨。庭树:庭园的树木。
⑸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汉焦赣《易林·损》:“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为心作毒。”这里指诗人自己。闻:听到。

参考资料:
1.周显才等.檀山诗豪刘禹锡.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114
2.梁守中等.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6
参考赏析

《秋风引》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 [查看更多]

《秋风引》练习题

问题: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2分)            
2、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作简要分析。(2分)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

答案:
1、(2分)答:秋风刚至或萧索凄凉的特点。(学生用诗歌中的“萧萧”回答,也得分)
2、(2... [查看更多]

《秋风引》阅读及答案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首诗主要使用的抒情手法是_______________,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其妙处在于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而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

答案及解析:

&nb...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猜你喜欢

赠裴九侍御昌江草堂弹琴

朔风吹疏林,积雪在崖巘。鸣琴草堂响,小涧清且浅。
沉吟东山意,欲去芳岁晚。怅望黄绮心,白云若在眼。

()

赠别约师

师逢吴兴守,相伴住禅扃。春雨同栽树,秋灯对讲经。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话旧还惆怅,天南望柳星。
()

赠王汉阳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
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
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