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唐代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翻译与注释
译文:
飞来峰高耸而草木葱茏,佛殿肃穆而且寂寞寥落。
层楼上可远眺壮美日出,寺门正对着钱塘江大潮。
中秋常有桂花飘落寺里,佛香能向上飘到九重天。
攀援藤萝登上远处古塔,挖空树木到远处取泉水。
霜冻下山花开得更旺盛,叶子没有因为寒冷凋落。
早年爱好远处奇异美景,用来洗涤尘世中的烦恼。
等到我走入天台山的路,看我过其中的梄溪石桥

注释:
⑴鹫(jiù)岭:本是印度灵鹫山,这儿借指灵隐寺前的飞来峰。
⑵岧(tiáo)峣(yáo):山高而陡峻的样子。
⑶龙宫:泛指灵隐寺中的殿宇。
⑷浙江潮:杭州的钱塘江又称浙江,故而浙江潮就是指钱塘江潮。
⑸桂子:即桂花。
⑹扪(mén)萝:攀援藤萝。扪,持、执。
⑺登塔远:攀登远处的古塔。
⑻刳(kū):剖开。
⑼取泉遥:到远处去取水。
⑽更发:(开得)更加旺盛。
⑾凋:凋落。
⑿夙(sù)龄:年轻的时候。
⒀尚:喜欢。
⒁遐:远。
⒂异:奇异的美景、胜地。
⒃搜:寻求。
⒄涤:洗涤。
⒅烦嚣:尘世间的烦恼和喧嚣。
⒆石桥:指天台著名的风景石梁飞瀑。
参考赏析

《灵隐寺》赏析

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东晋时。《淳祐临安志》说,在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这座山,惊叹道:“此天竺国(古印度)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筹建了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俱有葱茏之美。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灵隐寺。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词如己出;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诗中名句。入胜境而观佳...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灵隐寺》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宋之问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新唐书》中记载他“颇自力为政,穷历剡溪山,置酒赋诗,流布京师,人人传讽。”《唐诗纪事》说:“之问贬黜放还,至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可见,这首《灵隐寺》是他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此时,宋之问宫廷文人的身份早已结束,较之首次贬逐时所作的诗歌,更为清新雄壮,甚至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

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

题睦州郡中千峰榭

岂知平地似天台,朱户深沈别径开。曳响露蝉穿树去,
斜行沙鸟向池来。窗中早月当琴榻,墙上秋山入酒杯。
何事此中如世外,应缘羊祜是仙才。

()

奉酬翁文尧员外驻南臺见寄之什

人指南臺山与川,大惊喜气异当年。
花迎金册非时拆,月对琼杯此夜圆。
我爱藏冰从夏结,君怜修竹到冬鲜。
殷勤更抱鸣琴抚,为忆秦儿识断絃。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