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笳鼓 一作:箫鼓)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望蓟门
- 翻译与注释
-
注释
[1]燕台一望客心惊,笳(jiā)鼓喧喧汉将营。(笳鼓一作:箫鼓)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客:诗人自称。笳: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于笛子的管乐器,此处代指号角。一望:一作“一去”。
[2]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shǔ)色动危旌(jīng)。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危旌:高扬的旗帜。危旌:高扬的旗帜。
[3]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jì)城。烽火:古代用于军事通信的设施,遇敌情时点燃狼粪,以传警报。
[4]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yīng)。投笔吏:汉人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后终以公封定远侯。论功:指论功行封。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心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缨:绳。
- 参考赏析
-
《望蓟门》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到边地见到壮丽景色,抒发立功报国的壮志。全诗一气呵成,体现了盛唐诗人的昂扬情调。
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这是前半首主意所在,开出下文三句。
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叠。此句运用南朝梁人曹景宗的诗意:“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 [查看更多]《望蓟门》阅读及答案
望蓟门①
祖咏
燕台②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③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蓟门关,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北。②燕台:黄金台。燕昭王建台,...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望蓟门》创作背景
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734年(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参考资料:
1.沈熙乾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33-135.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