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 翻译与注释
- 注释:
⑴蕉——美人蕉。
⑵“五云”句——仙人所乘的五色云彩和双双白鹤,已经去远,无影无踪。
⑶“翠竹”句——翠竹上留下带怨的珠泪。这里用湘妃的故事。据《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竹文全成为斑。故称为“斑竹”或“湘妃竹”。
⑷“闲调”句——在湘江波浪中,湘灵弹起了宝瑟。调:弹奏。《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即湘妃,即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就是指此。
⑸“花鬟”句——花如鬟,月如鬓,绿云如发,一层又一层。这是一种艺术的联想,较一般比喻更开阔自由。
- 参考赏析
-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评析
这首词是咏娥皇女英的故事。上片“烟收”二句用环境烘托悲剧的气氛。紧接三句写二妃离京寻舜帝于水云之乡,形象动人,情意婉转。下片开头二句写出湘妃竹与湘妃鼓瑟的故事。后三句又以景结情,与开头悲剧呼应。真如汤显祖评“词气委婉,不即不离”;也如李冰若所说,“极缥缈之思,不落凡俗”。
这首词,通过形象描写传达出来的思想意蕴,是对因失去丈夫而悲剧性地死去的湘妃的同情。全词以景起,以景结,中叙二妃事;娥皇、女英的形象与黄陵庙环境的阴冷气氛融为一体,情景相生,酿造出一股凄凉愁怨的情味。写景、叙事、抒情之间,给人空灵缥缈、意境凄迷的美感。[查看更多]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赏析
词从环境描写入手:“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位愁红。这两句景物搭配上,一远一近,一大一小。前句是全镜头,摄取了秋江、秋空和洲渚的画面,显示出远景的辽阔以及秋郊的寂寥。后句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在蕉花上。美人蕉叶肥花大,花色深红,惹人注目。但是这一句的描写,却打上了深深的感情色彩。词人构思的艺术匠心使此带露的鲜花,带上了人具有的饮泣、愁怨的情态,从而为全词定下了凄凉愁怨的主调。不仅如此,词人何以选择蕉花而不是其他的花来描写,除了因其显眼这一点外,还隐喻的有“美人”之意。这两句,既描写了黄陵庙的环境,也暗喻了庙中女神湘妃的愁怨情怀,开篇起得很好。“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牡丹亭》中...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淮天不断
淮天不断。点缀南云秋几雁。白露沾衣。始是银屏梦觉时。别离怀抱。消得镜中青鬓老。小字无能。烦寄平安一纸书。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临江仙·披袍□[1]地红宫锦
披袍□[1]地红宫锦,
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
凤凰双□[2]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
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鸾衾,
兰膏光里两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