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希世者,画策妙纵横。
指麾一言用,震动诸侯惊。
日暮临远涂,中道方倒行。
不忍藜藿食,意从五鼎烹。
宁知鹿门翁,白首长躬耕。
天下非所保,功名安足营。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咏史》赏析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 [查看更多]
《咏史》鉴赏
第358页[①]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矜:自夸。这句是说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自尊自大。
第358页[②]三川:秦郡名,治荣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养声利:追求名利。这句是说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
第358页[③]不市死:不死于市中。古时判处斩刑要在市中行刑,所以叫市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话。这句是说有钱即可以做到杀人而不伏法。
第358页[④]明经:通经学。汉代以明经术者为博士官。高位:高官厚禄。这句是说熟读经书就可以享有高官厚禄。
第358页[⑤]衢:大道。飞... [查看更多]《咏史》赏析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 [查看更多]
《咏史》赏析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 藏书室
读书旧破十年功,老病茫然万卷空。
插架都将付诸子,闭关犹得养衰翁。
案头萤火从干死,窗里飞蝇久未通。
自见老卢真面目,平生事业有无中。
颂古二十五首 其九
京师出大黄,见贼便见赃。
竹杖化龙去,痴人戽夜塘。
克斋
百川恣奔腾,底柱乃屹立。
万物盖可流,畴能转金石。
世纷峥嵘来,何啻一敌国。
油然反吾斋,梦觉春冰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