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秋日

人言一叶已知秋,万叶凋零愈更愁。
蝉噪风林朝嘒嘒,虫吟露草夜啾啾。
溪山信美非吾土,诗酒多情解客忧。
极目江乡何处是,月华依旧照西楼。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秋日》鉴赏

【赏析】
  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秋风”句使人联想起《诗经·黍离》这首周朝臣子哀叹西周灭亡的诗歌,大概诗人正为战乱频繁、国势衰弱而担忧。这首诗的结构很简单,情调却很苍凉,但画面还是生动的,像是一幅淡墨的秋山村居晚景图,艺术上还是可供借鉴的。
[查看更多]

《秋日》鉴赏

[注释](1)反照:光线反射。

[译文]夕阳返照在小巷中,我的忧愁能向谁去倾诉?古道上少有行走之人,只有阵阵秋风吹动着田里的禾黍。 [查看更多]

《秋日》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感伤情绪的咏史怀古诗,描绘秋日傍晚的寂静凄凉景色,抒发了满怀忧愁而又无人“共语”的悲哀,语言凝练,耐人寻味。

  诗一开始从写静态的景入笔:一抹夕阳的余晖斜照在还留有残砖破瓦的街巷上。这凄凉的秋暮景色,不禁使诗人触景伤情,忧从中来。此时诗人希望有人能来听他诉说心中的忧伤。若能如此,或许能消释一点压在诗人心头的忧伤。次句紧承首句,“忧来与谁语”,可是环顾四周,竟空无一人,没有谁能来听自己倾诉。这两句诗,景中有情,情随景生。诗人以朴素简练的语言,点染出自己面对断垣残壁的空城时的悲哀,而此时的空城又恰恰是秋天里“反照入闾巷”时分的空城,这就更浓重地渲染出了作者此时的...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猜你喜欢

飞将

曾从嫖姚立战功,胡雏犹畏紫髯翁。
雕戈夜统千庐会,缇骑秋畋五柞宫。
后殿拜恩金印重,北堂开宴玉壶空。
从来敌国威名大,麾下多称黑矟公。

()

依韵和提刑张太傅寄梅

数枝梅寄寂寥人,多谢韶华次第均。
穰下此花留未发,待君同赏后池春。

()

送炭与湘山西堂惠然师

纷纷向火乞儿多,独有君如择乳鹅。
万煅炉中寻粲可,一堆灰里拔阴何。
雪欺败屋闲犀柄,草卧空庭任雀罗。
亟送乌薪相暖热,恐随春梦入南柯。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