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根。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
翻译与注释

译文:
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我难以一一游览;秋天的大涤山,引起我无限遐思,更难一一形诸笔端。
你看,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
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扑腾腾地冲进了树阴;夕阳西下,满山的知了,不停地鸣唱。
我想,这美妙的夜晚,雨打芭蕉,声声点点,是那么的悦耳;有谁,将与我一起,在枕上细细地聆听,联翩浮想?

注释:
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山中,唐建天柱观,宋改名洞霄宫。无垠:无边,无尽。

参考赏析

《宿洞霄宫》赏析

  林逋是杭州孤山的隐士,来此游览,写下他的观感。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一般研究者认为,宋诗讲究议论,起于欧阳修等人学韩愈古文,遂在诗中借鉴古文的写法,形成了以散文为诗的风格,同时也把议论带入到诗中。林逋这首诗,首联也以散文笔法起,作一总论,可以说走在了欧阳修等人的前面。

  诗写的是宿洞霄宫,采取的是历来游览留宿诗的习惯写法,即先不写宿而写游。首联作一大概括。洞霄宫在大涤山中,诗第一句便写山,说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难以遍历,也难以缕述;第二句接述游山的感触,美景无限,他游览时的快意,也难以缕述。这样,诗作了一番大范围、居高临下的总述,把山景及自己的游兴交代出来,写得很满。... [查看更多]

《宿洞霄宫》阅读及答案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14.找出诗中所用的意象。

15.“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是写景的诗句,很有特点,请至少从两个方面作具体赏析。

答案及解析:

14.秋山、碧涧、红叶、青林、白云...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林逋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猜你喜欢

儿归行

儿归儿不归,朝为子母欢。
暮为禽鸟飞,故居不得返。
深林安可依,此身寂寞已如此。
我母在家应忆子,子今岂不思其亲。
空有旧心无旧身,儿归儿不归。
春已暮,朝多风,夕多雨。
山虽有泉陇有黍,儿寒有谁诉,儿饥与谁语。
万物卵翼皆相随,儿今不得儿子母。
儿归儿不归,年年三月种麻时。
此声烦且悲,闻昔一母生两儿。
于已所生独爱之,麻生指作还家期。
惟憎者来爱者去,物理反覆不可知。
天公岂欲故如此,善恶报敏如埙箎。
至今哀怨留空山,长为鍳戒子母间。
岂独行客愁心顔,儿归摧痛伤心肝。

()

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九

南园地性恶,双柏不得长。
蓬麻春始生,今已满一丈。
柏生嗟几年,失意自悽怆。
有子压枝低,已老非少壮。
尤柏柏已冤,尤地亦恐妄。
两既无所尤,高枝几时放。

()

送苏公佐修撰知梓州

乘轺旧西蜀,出镇复东川。
父老知遗爱,壶浆定满前。
江山昔年路,旄节异邦权。
望重朝中旧,疆分剑外天。
岁登无勐政,蛮服罢防边。
去国身虽乐,忧时论独坚。
孤诚抱松直,彙进比茅连。
我亦相从逝,疏狂且自全。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