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翁吟袖忽翩然,使脱红尘腾紫烟。
一身病骨如生翅,两道银河不用船。
奔星相随趁明月,鸣鸾引去追飞仙。
琅玕树下夜宴起,云童为汲瑶山水。
仍遣诗筒寄阆风,诗筒落下烟霞中。
人闲知是吟哦翁,举头齐望青冥空。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梦中作》赏析
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此诗乃记述梦中之所见。
首句写静夜景色。从“凉”“月”等字中可知时间大约是在秋天。一轮明月把远近山头照得如同白昼,作者在夜凉如水、万籁俱寂中吹笛,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恬静。“千山月”三字,意境空阔,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
次句刻画的却是另一种境界。“路暗”,说明时间也是在夜晚,下面又说“百种花”,则此时的节令换成了百花争妍的春天。这里又是路暗,又是花繁,把春夜的景色写得如此扑朔迷离,正合梦中作诗的情景。... [查看更多]
《梦中作》赏析
这首诗题为“梦中作”,诗人凭借梦中稍纵即逝的霎时间的清灵的感觉,结合平时的心志,自然倾吐而出,如奔泉之出山,清风之振叶。故诗境特奇,非寻常笔墨所能企及。
前半“天际乌云”两句,表面上写雨后新晴景象,实质是针对时事而发,语意双关,自然合拍,寄意深长。楼头的红日,虽然已经照亮山峰,光明满眼;但天边乌云仍重,依然含有雨意,阴晦风雨,仍然可以随时到来。作者身当北宋中期,北方的契丹(此时已称辽国),西边的夏国,虽然在宋真宗、宋仁宗两朝,先后与辽、夏达成和议,并由宋朝岁给两国大量金银和丝缯,暂得相安,但危机仍存,隐忧犹在。赂敌求和,等于饮鸩止渴,不仅削弱了宋朝的实力,更糟的是壮大...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李白祠
旧闻谪仙人,多以我为似。
三生去来今,惟独变名字。
泊舟姑熟溪,风月不如意。
举头望青山,酌酒聊一醉。
汉宫三十六,当时各自贵。
昭阳与华清,究竟谁为愧。
奴辈不自省,脱靴更谁避。
而令弃贤材,孤负青云器。
西湖参寥山房
我爱参寥一味闲,岩房占得画屏间。
斫开东庑数枝竹,放入西湖千里山。
石底酌泉清彻骨,门前逢客强为顔。
白云幽鸟应相信,出本无心倦即还。
赠剡县桃源宫王道士
我昔剡谿游,道人亦相遇。
重来十岁余,顔色宛如故。
顾我病衰早,鬓毛已苍然。
乃知世上荣,讵若山中闲。
道人家东都,问胡不归北。
北方多风尘,素衣化为黑。
斯言吾所信,吾志亦江湖。
潇洒会稽守,平生欣莫如。
君恩容苟安,顾奉三年计。
幸尔数到城,闲谈北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