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得新丝白,将来织素缣。
自慙非锦绮,尚被舞人嫌。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蚕妇》赏析
人们谈起写蚕妇的诗,自然会提到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而晚唐诗人来鹄的《蚕妇》与张俞的《蚕妇》题目相同,内容相似,而写法与格调迥异。来鹄的《蚕妇》不像张俞的《蚕妇》那样,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而是先从蚕妇整日采桑养蚕的辛苦谈起。
“晓夕采桑多苦辛”一句紧扣诗题,“晓夕”二字直述采桑叶时问之长,突出劳动的艰苦。从这一句诗中,表现了采桑人的倦容,“多苦辛”三字又表现了作者同情蚕妇的思想感情。接下去诗人明确告诉人们,这些整天采桑叶的蚕妇并不是不爱盛开的百花,而只是在养蚕的大忙季节不得“闲身”而已。[查看更多]
《蚕妇》赏析
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井
寰中风穴不一处,斯井乳化能伏流。
暗接高源常祕惜,不离陌路自清幽。
土囊空艳高人赋,水品难逢处士收。
宴坐岩头默斟取,清凉此意与谁谋。
送人还蜀
白发梦乡国,君归路不迷。
洑槎秋见草,荒栈夜闻鸡。
月过秦凉北,星深河汉西。
何因到却返,吴语话分携。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还大次用《干安》。
舞具八佾,乐备六成。
大矣孝熙,厉意专精。
已事而竣,回轸还衡。
我应受之,以莫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