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咏史

明皇固英主,开元天下昌。
如何林甫辈,得産无尽殃。
国色真国色,多惑四海慝。
华清宫里人如玉,解唤胡雏起东北。
以此策明妃,远嫁犹为迟。
冤哉毛延寿,尽忠人不知。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咏史》赏析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 [查看更多]

《咏史》鉴赏

  第358页[①]五都:西汉时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矜:自夸。这句是说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自尊自大。
  第358页[②]三川:秦郡名,治荣阳(今河南省荥阳县西南),其地有河、洛、伊三水,所以称三川。养声利:追求名利。这句是说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
  第358页[③]不市死:不死于市中。古时判处斩刑要在市中行刑,所以叫市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话。这句是说有钱即可以做到杀人而不伏法。
  第358页[④]明经:通经学。汉代以明经术者为博士官。高位:高官厚禄。这句是说熟读经书就可以享有高官厚禄。
  第358页[⑤]衢:大道。飞... [查看更多]

《咏史》赏析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诗人起笔便尖锐地指出,五都的人以财产雄厚而自尊自大,三川的人好追逐名利。诗人谴责的,不仅仅是五都和三川的人,他谴责的还有高门世族和达官贵人。接下来,这种谴责进一步深入:“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在门阀制度盛行的时代,无疑给他造成沉重的压抑之感。使得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因而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

  下面八句,对于靠明经而出仕、怀巨金而来游的仕子游客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大意是:京城里大路四通八达,高屋似鱼鳞一般密布。做官的帽子上摆动着华美的... [查看更多]

《咏史》赏析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唐士耻

婺州金华人,字子修。唐仲友子。以荫入仕。理宗时历任临江军、建昌军司理参军。有《灵岩集》。
猜你喜欢

桃花鸂鶒

画工天机高,腕有万钧力。
把笔解写生,妙处欠人识。
地深烟自引,云歛望不极。
谁知只尺间,卷藏栖座侧。
桃枝糁浅红,羞带燕支色。
经时叹芳跗,数片堕晴碧。
政缘景色饶,讵忍光阴掷。
波心自在流,夕照苦见逼。
雌蜂不受影,容此双鸂鶒。
睨目且裴回,暂收西去翼。
笼宽终难驯,水满好脩饰。
旁人莫痴心,乘势事箭弋。
庶几久相忘,飞浮欣得得。
连旬暑送风,对此融胸臆。
不必形似求,枉费半圭墨。

()

和后村忆昔二首 其一

应世只愁一着差,少曾苦学鬓今华。
爱牛因见无伤也,喻马还非俱是耶。
工苦从人夸腹稿,发明自我看心花。
蝇头蜗角人间事,回首惊看似乱麻。

()

陪桂林伯赵季仁游桂林暗洞列炬数百随以鼓吹市人从之者以千计巳而入申而出入自曾公岩出于栖霞洞入若深夜出乃白昼恍如隔宿异世季仁索余赋诗

瑰奇恣搜讨,贝阙青瑶房。
方隘疑永巷,俄敞如华堂。
玉桥巧横溪,琼户正当窗。
仙佛肖彷彿,钟鼓铿击撞。
赑赑左顾龟,狺狺欲吠庬。
丹竈俨亡恙,芝田蔼生香。
搏噬千怪聚,绚烂五色光。
更无一尘涴,但觉六月凉。
玲珑穿数路,屈曲通三湘。
神鬼工剜刻,干坤真混茫。
入如夜漆暗,出乃日珠光。
隔世疑恍惚,异境难揣量。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