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庆历圣德颂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闼。
晨坐太极,昼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姦枿。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干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慼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大业。
予恐失坠,实頼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该洽。
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势,汤沸火热。
汝时小臣,危言嶪嶪。
为予司谏,正予门闑。
为予京兆,堲予谗说。
贼叛于夏,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积雪。
汝暑汝寒,同于士卒。
予闻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悦。
弼每见予,无有私谒。
以道辅予,弼言深切。
予不尧舜,弼自笞罚。
谏官一年,奏疏满箧。
侍从周岁,忠力尽竭。
契丹亡义,梼杌饕餮。
敢侮大国,其辞慢悖。
弼将予命,不畏不慑。
卒复旧好,民得食褐。
沙碛万里,死生一节。
视弼之肤,霜剥风裂。
观弼之心,鍊金锻铁。
宠名大官,以酬劳渴。
弼辞不受,其志莫夺。
惟仲淹弼,一夔一契。
天实赉予,予其敢忽。
并来弼予,民无瘥札。
曰衍汝来,汝予黄髮。
事予二纪,毛秃齿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长枢府,兵政毋蹶。
予早识琦,琦有奇骨。
其器魁櫑,岂视扂楔。
其人浑朴,不施剞劂。
可属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脩惟靖,立朝巘巘。
言论磥砢,忠诚特达。
禄微身贱,其志不怯。
尝诋大臣,亟遭贬黜。
万里归来,刚气不折。
屡进直言,以补予阙。
素相之后,含忠履洁。
昔为御史,几叩予榻。
至今谏疏,在予箱匣。
襄虽小臣,名闻予彻。
亦尝献言,箴予之失。
刚守粹慤,与脩俦匹。
并为谏官,正色在列。
予过汝言,无钳汝舌。
皇帝明圣,忠邪辨别。
举擢俊良,扫除妖魃。
衆贤之进,如茅斯拔。
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上倚辅弼,司予调燮。
下頼谏诤,维予纪法。
左右正人,无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浃。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杀,其默如渊。
圣人不测,其动如天。
赏罚在予,不失其权。
恭己南面,退姦进贤。
知贤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难,惟断乃克。
明则不贰,断则不惑。
既明且断,惟皇之德。
羣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语,曰惟正直。
毋作侧僻,皇帝汝殛。
诸侯危慄,坠玉失舄。
交相告语,皇帝神明。
四时朝觐,谨脩臣职。
四夷走马,坠镫遗策。
交相告语,皇帝神武。
解兵脩贡,永为属国。
皇帝一举,羣臣慑焉。
诸侯畏焉,四夷服焉。
臣愿陛下,寿万千年。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暂无赏析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题三衢汪学士听雨轩

公家如许好昆仲,不数河东旧三凤。
床敷对语无限春,檐滴关愁不成梦。
马援看鸢始回头,知机恐不似少游。
看鸢机落听雨下,虽悟已输公一筹。

()

送冯圆仲入蜀

我本山中人,早信云无心。
卷舒随清风,或作三日霖。
十年江湖游,复识水之性。
东西因地形,圆折初无定。
却来閲世人,惟公多古风。
用舍不繫怀,略与云水同。
还乘明月舟,西泝弄云水。
云水远送迎,鸥鹭皆知己。
我今与公别,亦若云水然。
相望渺江湖,万里同青天。

()

送汉卿再判池州

阀閲清华自职方,长才重莅古池阳。
刑曹借箸邀宸眷,秋浦分符定庙堂。
熊辂声闻舒骥足,朱旗色映快龙光。
公余寄兴耽文字,彩笔仍流翰墨香。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