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关山月。
分景送征人,寒光射矛戟。
胡笳声断塞鸿惊,征人泪下思乡国。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关山月》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 [查看更多]
《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 [查看更多]
《关山月》鉴赏
【注释】:
第412页[①]关山:指征人所在的边塞之地。三五月:即每月十五的月亮。客子:即从军在外的征人。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秦岭以北的平原地带。这两句是说,征人身在边塞,每逢月圆之夜,便想念家乡秦川一带地方。
第412页[②]思妇:指征人的妻子。这两句是征人的想象之辞。
第412页[③]星旗:即旗星,古人认为此星是战争的征象。疏勒:汉时西域诸国之一。疏勒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云阵:即阵云,也是战争的征象。祁连:即新疆境内的天山。这两句是说,旗星照在疏勒城头,阵云布在祁连山上,都是战争的气氛。
第412页[④]战气:即战争的气氛。这两... [查看更多]《关山月》赏析
《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诗人基于深厚的功底,功妙的艺术构思,简洁的语言,成功地创作出这一首的古题新作。其中有三个值得赏析和品味的诗点。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当时也是多事之秋,战事频繁,影响到国泰民安,百姓家庭团圆幸福,诗人抓住征夫远在边塞而思念家人的情思作为着笔点,既有了边关战事,更写出了远征战士家庭的情感... [查看更多]
《关山月》阅读及答案
关山月
鲍君徽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①。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②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注】①辽阳城,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②鼙,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
14.下列对过首诗的赏析,不恰当地两项是( )(  ... [查看更多]
《关山月》阅读及答案
关山月
李端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
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
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言虽简而意实多,“苍苍”突出关山“月”的特色和夜晚月色朦胧的状态。
B.第二句写关山之地榆叶尽黄,让人备感秋...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伯秋
足为春游茧,头因午醉科。
神交尝恨少,诗债敢嫌多。
几日登庐阜,他年梦苧罗。
故应三峡外,渔艇老烟波。
二月二日出郊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刘晁之家园六咏·梅涧
胜事人间少,芳堤尽种梅。
横枝出疏影,蠹卉长苍苔。
潇洒依湍濑,飘零落酒杯。
戏鱼时跃去,冻蝶忽飞来。
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
只将松作友,更与竹为媒。
迥出千林表,真成百卉魁。
羞争桃李艳,自是栋梁材。
止渴将军智,调羹上相才。
风光无着处,吟思发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