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满江红·仙姥来时
- 翻译与注释
- 译文:
当神姥出现时.一望千顷的巢湖上,碧波翻卷。她的旌旗仪仗与缭乱的浮云一道,隐隐约约降落在前边的山上。她的车子是由一群神龙拖驾的,黄金的车轭闪闪发亮。她由一班妾媵陪伴着,每个人头上都戴着白玉冠。夜渐深,风停住了。她们也隐没不见了,寂静中只听见佩环碰击的叮咚声响。
这神姥的威力确实神奇,你看吧:她镇守着淮右地区,拱卫着江南一带,还派出六丁神将,带着雷霆和闪电,扼守着东关。却笑人世间那些所谓“英雄”,没有几个是真正有本事的。你看,一篙春水,就把不可一世的曹阿瞒给吓走了。他又哪里知道,这位厉害的对手,竟是住在小红楼上.帘幕之内的弱质女子呢!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唐人小说《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更名《满江红》。宋以来始填此词调。
⑵仙姥:神仙妇女。
⑶依约:隐隐约约。
⑷轭: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曲型器具,一般木制。
⑸相从诸娣(dì):随从神姥的诸位仙姑。此句下白石自注:“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娣:古称同夫诸妾。
⑹佩环:指诸神身上的装饰品。
⑺奠(diàn):镇守。
⑻淮右:宋时在淮扬一带设置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西路称淮右,湖属淮右地区。
⑼阻:拱卫。
⑽六丁:传说中的天神。韩愈诗:“仙宫敕六丁,雷电下取将。”
⑾别守:扼守。
⑿一篙:一竿。篙,撑船的竿。
⒀曹瞒:曹操小字阿瞒。
⒁帘影间:帘幕之内的(弱质女子)。参考资料:
1.(宋)姜夔著;陈书良笺注,姜白石词笺注,中华书局,2013.01,第65页
- 参考赏析
-
《满江红·仙姥来时》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春初,前有小序,详细地叙述了写作此词的原委:《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少年心·对景惹起愁闷
对景惹起愁闷。
染相思、病成方寸。
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
斗顿恁、少喜多嗔。
合下休传音问。
你有我、我无你分。
点绛唇·畏日炎炎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薰亭院。鼻根充满。好利心殊浅。
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