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 翻译与注释
-
注释: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离愁:指去国之愁。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 参考赏析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清秋时节,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凭栏远眺,一弯残月映照着你孑然的身影,庭院中的寂寞梧桐,该与你一样吧。多少回忆,多少遐想。遥想当年,那“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喧哗热闹,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也唯有在梦中,才能汲取片刻的欢愉,而当梦醒来,一切又归于现实,那么的残酷,那么的无奈。你悔,你恨,当年的无限江山,如今却成了无家可归之人,游走于天上人间。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 [查看更多]《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二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在一个冷清的秋夜,独自登楼时,为离别的愁苦所纠缠的心情。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点出了他的行踪,也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基调。他走上西楼,孤单一人,可见他的寂寞。默默无言,这表明他把满腔心事埋在心底,心情抑郁。他上得楼来,抬头看到天上挂着一弯如钧的月牙。他俯视庭院,在这幽深的院子里,高高的梧桐树也是悄无声息,使他分外感到庭院的寂寞,也格外敏感到笼罩着院中的一片凄凉的秋意。他甚至觉得,这冷清凄凉的秋意,好象是彼关闭着的院门锁在院中似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锁”字,以突出院中充满着的秋意。同时,这个”锁”字,也巧妙地透露了作者当时的特定心理状态。不... [查看更多]《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然而,“寂...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创作背景
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在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李煜的词以被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惜恐镜中春。不如花草新。
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南歌子·愁鬓香云坠
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月屏风幌为谁开。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玉露沾庭砌,金风动琯灰。相看有似梦初回。只恐又抛人去、几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