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宋代
春草

菶菶萋萋绿渐滋,昔人辞意足堪推。
由来南浦伤离日,不似西堂得句时。
行旅独看空感慨,池塘关梦自神奇。
吾虽万事皆慵嬾,春草生时亦有诗。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春草》赏析

  《春草》是杨基的代表作,写于南京。融融春辉,激起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沉思。却又寓情于景,自然流出,不着痕迹。

  首联“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以写实领起,春天来了,到处是一片葱茏的绿色。柔嫩的芳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肺腑。极目眺望,只见越往远处,草色越是浓密,仿佛整个宇宙都浸透了浓浓的春意。此时此地,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颔联“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翻空。写出两种不同的愁滋味。上句有芳草斜阳想起六朝旧恨,与唐代诗人韦庄的名句“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出于同一机抒。下句由细雨春草想起南浦伤别。这两句一句吊古,一句... [查看更多]

《春草》赏析

  第一二两句“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抽荣”,一作抽茎;“荣”,本指草本植物的花,这里指抽芽。诗的前两句描写春草在乡野上旺盛生长的景象,无边无际、无名无誉的春草,在溪水边、在原野上发芽、生根、绵延生长,闲适自在、任意为家,它们不重花名,不以萱、兰等骄世同类自骄,努力保持自尊自信的品格和精神。它们看似平凡,却洋溢着生命本原的葱绿。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这些天涯海角处处家的春草,一进入“城门”的“车马繁华地”竟不再生长了!因何缘哪?“似嫌车马繁华地”!好一个“嫌”字,既交待了“不生”城门之内的原因——厌恶城门内那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华与喧嚣,所以... [查看更多]

《春草》赏析

  春天一到,天南地北到处都生长着路边的小草,依赖着草根,春草无处不绵延生长。可茂盛的春草总要催人回家,春风吹绿小草又过了一年了!诗人借着春草又绿,抒发自己久在客外地强烈的思归情绪。 [查看更多]

《春草‌》赏析

自从楚辞唱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诏隐士》),草似乎就与别情离恨结下了不解之缘。《春草》诗写怀归的情绪,兼发思古之幽情。

诗扣题写“春”。春是花的世界,诗也以花来写春光烂漫,“春来无处不芳菲”,展现了一个百花争艳、百花吐芬的美丽芳香的世界。诗的句式像唐代韩翃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用“无处不”两个否定作肯定,语气强烈,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写花正是为写草制造环境,烘托春草的美好。第二句便写春草。春草一派嫩碧,透过湘竹的帘子,好像要把人们的衣服染绿一样。这是着眼颜色来写春草。

春草形象单纯,穷形极象地描写,会使诗显得雕琢单薄,因而诗人用比兴手法来...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释文珦

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猜你喜欢

一生甘作扶犁手,万变宁移抱瓮心。

()

送宗兄郎中守三衢

新旧鞶囊两兽头,东南乡郡得龙丘。
朱丹侯毂聊行县,紫翠家山更满楼。
高第郎官犹应宿,中材裨将辄封侯。
浩然能养浮云志,风月樽前且献酬。

()

挽通守陈帑院

羌西屴之屹然兮,钟此奇才。
方世道之纬繣兮,弃骐骥而驾驽骀。
以一尉而诛二凶兮,宜异言之喧豗。
炯此念而安民兮,皇恤乎身灾。
公论虽屡蚀兮,犹有时而复开。
开之何未久兮,而终不能遂公之壮怀。
诗书兮自适,优游兮力斋。
扶疾而告修善之训兮,俄怛焉而顺隤。
彼西屴之无情兮,忍璜佩之沈薶。
生于是死于是兮,湛一气之去来。
惟心无媿而气不馁之言兮,万古莫得而尘埃。
况有不朽之铭兮,表独立于崔嵬。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