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豪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
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杂诗
- 翻译与注释
- 暂无翻译和注释
- 参考赏析
-
《杂诗》解读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 [查看更多]《杂诗》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通篇运用借问法,完全以问话的口吻,借白描记言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抒发了主人公对故乡亲人和与风物景色的思念。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开头两句,诗人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传神地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乡思的急迫感情。“故乡”这个词先后出现两次,体现出诗人思乡怀乡的迫切心情,流露出一种孩童式的亲切纯真。久居在外的游子,见到故乡的亲友,最先渴望知道的就是家乡的人情世事。诗人只用白描手法记言,却把主人公在特定情况下的情感、心理、神色、语气等生动地表现出来,且用笔俭省,足可见诗人功力之深厚。
后两句运用了留白的手法抒发情感。前两... [查看更多]《杂诗》鉴赏
【注释】:
黄龙:地名,在今辽宁开源市西北。龙城: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古时匈奴和祭天处。
【简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少妇渴望远征的丈夫早日回家团聚的心情,想像丰富,声调优美,感情充沛。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一首诗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是思想上较为积极的一首,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首联叙事,交代背景: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至今没有止息。一种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 [查看更多]《杂诗》鉴赏
【注解】:
1、著:吹入。
2、等是:等于。
3、杜鹃:鸟名,即子规。
【韵译】: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
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
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评析】:
??这是歌咏游客居外不得返乡之情的诗。意思是在说寒食、清明将到,客居不能返
乡,却听得杜鹃悲泣,更为伤感,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之慨。诗的节奏独特,首
两句节拍为“一、二、三”,然而却谐绝句平仄韵,这是绝句中少见的。句写六朝往事
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 [查看更多]《杂诗》赏析
这首诗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最后一首。作者采用了他写这类题材常用的手法,即先以第三人称交代人物,渲染气氛,而后改用第一人称代其设言。这样写既使手法富于变化,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使得人物形象得到深化。
这首诗一共分为两层。
开篇六句为第一层。在以“中闺”点明人物身份、以“逍遥”写其徘徊户前百无聊赖的情态之后,展开了对闺中女子所处环境的描写。“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翔南征。”从室内写到室外,从所见写到所感,渲染出凄清落寞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人物孤寂凄凉的况味。这里描写的景物,不论是“寂寞”的“闲房”,还是被满“绿草”的“阶庭”,抑或是穿穴入户... [查看更多]
《杂诗》阅读及答案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1】守空堂。
壮齿【2】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闻歌
水栅孤灯照客舟,江南谁解唱《甘州》。
寻常醉赏尊前曲,何似今朝听得愁。
春色最佳呈梦锡 其二
探遍名园花未红,高臺极目兴何穷。
欲知春色最佳处,尽在绿杨深浅中。
贊张英玉所画山谷老蚁蝶图
穹碑一立承天寺,吟骨遂重宜州楼。
当年羣蚁亦策勋,岂知须臾梦封侯。
南柯一散风雨恶,未若栩栩为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