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南北朝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峯。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
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
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
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
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
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
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
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
翻译与注释

注释:
①南山:指今浙江省嵊州市西北的突山、石门山一带。北山:相对南山而言,指今浙江省上虞市南的东山一带。瞻(zhān):往前或往上看。阳崖:指南山。古时以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所以称南山为阳崖。景:日光,这里指太阳。憩:休息。阴峰:北山。
②眺:远望。迥:远。渚:水中的小块陆地,也称洲。停策:止步的意思。策,手杖。
③窈窕:细长曲折的样子。玲珑:澄明闪光的样子,形容小洲在天光水色辉映中的状态。
④杪:树梢。淙:流水声。
⑤蹊:小路。
⑥解作:雷雨大作。丰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⑦篁:竹子。苞:包裹。箨:竹笋一层层的外皮。新蒲:新生的蒲草。蒲,即菖蒲,生于水边,有香气,根可入药。紫茸:初生的蒲叶呈紫色,所以称紫茸。茸,初生的草。
⑧海鸥:一名江鸥,水鸟名,随潮水上下翻飞。天鸡:鸟名,丹鸡。
⑨抚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到自然万物之中,并与之融为一体;万物有盛衰荣枯的变化,自己也就随之而产生喜怒哀乐。心无厌:面对美好的自然万物,总是看不够。厌,满足。览物:观赏景物。眷:留恋。弥:更。
⑩去人:隐逸之人。
⑪赏废:赏心之事废止,也就是说,再也不能与好友欢会言笑了。

译文:
清晨出发于南山岩崖,傍晚歇息在北山顶峰。
离船眺望远处的沙洲,拄杖倚靠丰茂的青松。
盘山的小径蜿蜒幽深,圆圆的小洲晶莹空明。
俯视可见高树的梢头,举首聆听深谷的水声。
巨石横谷使涧水分流,密林遮断路径的去向。
春雨普降催万物萌动,草木滋长正葱葱茏茏。
初生的丛竹包裹绿皮,新绿的蒲草紫花待放。
海鸥嬉戏于春日水岸,天鸡弃羽于和煦暖风。
与万物同化心无厌倦,观照物象而悄然移情。
不惜古人隐逸去久远,只恨今人情志不与同。
独游违我真情而慨叹,赏乐废止玄理谁能通。

参考赏析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物诗,它以从南山往北山经巫湖中的所见为主要描绘对象,勾勒出一幅秀美的山水长卷。由于诗人在南山和北山都有住所,故经常往来于两地之间。

  诗的一开始,以“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指出湖中的旅程要行一天。这一天的浮游乐趣,所见佳景自然是不胜抒写的。诗人对此并未用墨,而将笔力放在登岸后的所见之上。当诗人结束水面漂泊,舍舟登岸并以马代步时,别是一种情趣。举目四望,远处的沙诸依稀可辨,驻马依傍于茂林古松之下,放眼远眺。“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这是远景描写,因为离得远,“侧径”显得“窈窕”细小,“环洲”也更见其“玲珑”巧妙。诗人用两个连绵字将陆地水中的景致写活了。“... [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谢灵运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猜你喜欢

咏画屏风诗 十五

河流值浅岸。
敛辔暂经过。
弓衣湿溅水。
马足乱横波。
半城斜出树。
长林直枕河。
今朝游侠客。
不畏风尘多。

()

糟蟹

风味端宜配麯生,无肠公子藉糟成。
可怜不作空虚腹,尚想能为郭索行。
张翰莼鲈休发兴,洞庭虾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间五鼎烹。

()

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 其七

枢君有美子,酷爱柳柳州。
作诗陋元白,欲拟晋魏俦。
情知鸾凤穴,不宿燕雀流。
简编正在目,冠冕奚足忧。
传家一经力,造物行见酬。
江蓠与辟芷,终当荐灵修。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