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 翻译与注释
-
译文:
缓缓的双幡船送我来到海边,清晨的雾霭低低地迷漫川原。
是谁给破败的城墙送来春色。海风徐徐、号角声响彻长天。
浪头低落、犹见秦皇记功的石刻,海潮涌来,看不到汉代木筏浮泛。
那遥远迷茫的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我怎敢忘记自己肩负的卫国重担。
注释:
①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在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士登此山歌功颂德,故名。
②“冉冉”句:是说乘船慢慢前进,渡海至此。冉冉:慢慢前行的样子。“冉冉双幡”指巡航威仪。幡: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海涯:海边。作者这次巡视是从即墨(今山东即墨)出海,沿海岸前往山东半岛东部海防备营地,所以说“度海涯”。“渡海涯”指海军生涯。
③晓烟:早晨的烟气。低护:犹言笼罩着。野人家:乡野老百姓的住处。
④将:携带。堞(dié):城墙上的齿形矮墙。残堞:形容文登营垒年久失修。
⑤笳:指军号。短笳:短促的号声,喻指有军情。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
⑥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
⑦槎(chá):木筏。汉时槎:传说天河与海通,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汉时曾有人乘浮槎到一城,遥见官中有许多妇女织布,一男子牵牛在河边饮水,以为到了天河(见《博物志》)。
⑧百国:许多国家。微茫外:指在遥远的海外。
⑨未敢:不敢。忘危:忘掉危险。岁华:年华,时光,年岁。
- 参考赏析
-
《过文登营》赏析
诗的首联紧扣诗题,叙事写景,写作者乘船出海巡视海防及所见沿岸村落晓景,“冉冉双幡”显示了戚继光的将帅风采和戚家军的精神风貌。“晓烟低护野人家”,指巡航所见,描写出一幅和谐宁静的民众生活。此联叙事写景,把雄壮的军队和和谐宁静的生活置于同一画面,形成强烈反差,为抒发作者保家卫国的豪情作好了情景铺垫。
颔联两句紧承首联,写经过文登营防区所见残堞及似闻笳声,暗指海防由于朝廷不关心,以致营垒残破,年久失修,防务废弛,令人忧虑,描写春色掩映的城墙,天风吹送的军号。“谁将”诘问句,写出作者见到文登春色的惊喜心情。此联既写出了军中特色,又把文登春色描写得悲壮辽阔、悠然闲适,抒发了作者对和平生...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暂无资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