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 翻译与注释
-
词句注释
⑴皎:本义是洁白明亮。此处用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
⑵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
⑶寐:入睡。
⑷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⑸客:这里指诗人自己。
⑹旋归;回归,归家。旋,转。
⑺彷徨:徘徊的意思。
⑻告:把话说给别人听。
⑼引领:伸着脖子远望。
⑽裳(cháng)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
白话译文
明月为何这般皎洁光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忧愁得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眼泪沾湿了衣裳。
- 参考赏析
-
《明月何皎皎》赏析
对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有两种解读:一说此诗刻画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说此诗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
按第一种说法,此诗为游子思乡之作。游子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 [查看更多]
- 其他资料
-
《明月何皎皎》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和作者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在汉末那个时代,文人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退两难,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这样反映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 己卯闰春客沪上,悽寂之况有甚往年,适兰当远惠新词,即次其韵
粉絮轻吹,青梅始弄,闰春兼闰春阴。水样轻寒,海红帘下谁禁。
桃花不似年时面,对东风、各自沈吟。甚江南、燕子重来,黯了红衿。
袖中花叶珍珠字,望蓬山一角,青羽沈沈。曾记相如,罗帏病过秋深。
当时已恨风情薄,算凄凉、未抵而今。倩何人、为作秋鸿,寄与愁心。
拜新月 七夕
一缕云纤,三篙水浅,月向花梢斜挂。开了牵牛,正新秋良夜。
问乌鹊,记否、填桥岁岁辛苦,却为双星催驾。织就机丝,抵得相思词帕。
度金针、女伴联吟社。但偷乞、巧思谁多寡。此际银汉苕苕,只玉绳低亚。
便今宵、别绪从头话。知多少、暗泪临风洒。料应省、天上人间,总离愁难写。
废邱关
项王西入关,叱咤何雄哉!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
分茅割大地,驾驭英雄才。
六王既立后,三将还西来。
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开。
废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莱。
桓桓章将军,仡仡貔虎材。
奸竖主帷幄,大将终疑猜。
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
行人一长叹,万壑悲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