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回波送眄频。雨余横岭黛低颦。个中图画胜真真。
紫燕黄鹂通密语,杂花芳树搅香尘。流光中有一腔春。
风过回波送眄频。雨余横岭黛低颦。个中图画胜真真。
紫燕黄鹂通密语,杂花芳树搅香尘。流光中有一腔春。
浣溪沙
苏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注]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14.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5.下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有关意象简要分析。[查看更多]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柳絮)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 [查看更多]
暂无资料
擎天矗立苍茫,九州生气乾坤换。飞砂皲裂,惊雷夭矫,几番寒暖。
错节盘根,虬枝针密,新机流转。喜今朝佳境,凌空横绝,掀髯笑,春来腕。
犹恨欃枪未灭,舞鸡鸣、志坚胸坦。缚龙射虎,斩荆锄棘,乔松独健。
云海翻澜,玉山争翠,万方光灿。映红旗一色,风神日异,遂千年愿。
司徒岩岩,四海具瞻。孰不敛衽,植偃砻顽。蒙逖以卑,霄丽泥蟠。
讯之招之,令之曰前。旭日垂熙,温诲孔殷。昔我先公,政于晋阳。
知公于童,拔立序庠。范之德行,训之典章。古道世用,启迪游扬。
声诗书画,亦靡不详。曰尔国器,必成用光。公曰于乎,前德不忘。
乃共之食,乃赐之帛。严威俨恪,靖庄允塞。拜赐必諴,餐德必实。
一望弗再,有衔以讫。
天教人伴衡阳雁,岁岁南征。病羽孤程。冷宿沙洲夜五更。
眼前若遇琵琶手,写入新声。雁过人行。弹与天涯掩泪听。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