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金朝
李屏山挽章‌

世法拘人虱处裈,忽惊龙跳九天门。

牧之宏放见文笔,白也风流余酒尊。

落落久知难合在,堂堂元有不亡存。

中州豪杰今谁望?拟唤巫阳起醉魂。

()
翻译与注释
暂无翻译和注释
参考赏析

《李屏山挽章‌》赏析

李屏山即李纯甫。据《中州集》载:“纯甫,字之纯,弘州人。承安年间进士,仕至尚书右司都事。”《归潜志》称他“喜谈兵,慨然有经世志”“中年度其道不行,益纵酒自放”“唯以文酒为事,啸歌袒裼,出礼法外”。元好问在汴京期间,曾与他诗酒唱和,表现了同声相应、切磋与共的深厚友谊。正大八年(1131),李纯甫四十七岁,卒于汴京。听到这个噩耗,元好问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恸,接连写了两首七律表示深切的悼念。这一首尤其苍凉豪壮、慷慨悲愤,是元好问诗歌中最为优秀的代表作之一。

一般说来,挽诗容易写得凄凄惨惨、悲悲切切,使人落泪,而不大能够做到豪壮慷慨,催人奋起,而元好问此诗,却表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查看更多]

其他资料

暂无资料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兵要望江南 占云第三(京本作「占云第二十四○二十六首」) 十七

丙丁日,若(京本作「前」)遇黑云拦(辛本、川本作「闲」)。
莫恃兵多兼将勇,也宜坚守(京本作「壁」)引师还。
征战(京本作「伐」)必遭[残](殃)(从京本改)。

()

次韵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

晋季有诗人,忽如古伯夷。其人果为谁,请读渊明诗。
同时颜谢流,望风悉披靡。东阡西陌间,黍稷何薿薿。
烹葵酌浊醪,世味世复美。百万呼卢公,枉为寄奴死。
漫仕心未安,托辞避邮史。自挽何谓亡,宇宙与终始。
眷言尘缨客,试问沧浪水。
()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三

微官如马足,祗是在泥尘。
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趁人。
簿书销眼力,桮酒耗心神。
早作归休计,深居养此身。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