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感慨有关的诗文

送西湖书院赵山长

东南大郡莫如杭,其西有湖夸钱唐。
两贤刺史一隐士,春秋祠祀专烝尝。
芙蓉杨柳鸥鹭傍,四时不绝炷瓣香。
后来好事者不作,屋摧阶圮莓苔荒。
钱唐城中十万户,自古无人兴书堂。
一朝书堂突兀起,鸱吻大殿环修廊。
其上高阁觚棱骧,其下丰碑镌琳琅。
香山东坡和靖叟,三像野服无金章。
寓意贵德不贵爵,高风大节遥相望。
诸生大带冠昂昂,遴选师儒恢典常,
文星烨煜教雨滂。谁其为此参预老,
百世不朽徐子方。赵君牵联同不朽,
首助膏腴五百亩。

()

六十吟五首 其二

六十曰耆七十稀,西山能有几□□。
宾鸿蛰燕秋如故,朗月清风事总非。
美酒难求周九鼎,丽人多僭管三归。
衰荣颠倒知何意,草上谁家露不晞。

()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二

太极元无极,先天异后天。
今人不识此,读易岂其然。

()

观岸树

行舟观岸树,意若有不足。岂惟树柳杨,亦颇间篁竹。
猥琐匪大材,谁谓真不曲。北风稍向南,南风稍向北。
弱质不自由,随风作反覆。我家有乔松,似是千秋木。
下无藤萝缠,上无禽鸟宿。清阴荫百亩,颜然立于独。
八面吹不动,矧肯变寒燠。是可托吾庐,隐居于此卜。
焉能江湖间,浪与此辈逐。

()

赵氏鄮山书院诗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三

谓今三画卦,不自偶奇生。
便指三为八,徒功口舌争。

()

二月十一日晓发龙山风顺

繁华销歇市朝空,此地何堪着固穷。
久似坎蛙居井底,忽如野鹤出笼中。
宿酲夜解催花雨,归棹春乘上水风。
及得清明到家否,新芽茶绿牡丹红。

()

病后夏初杂书近况十首 其一

含桃豌豆喜尝新,罂粟花边已送春。
岂谓单衣挥扇手,仍为败絮拥炉身。
唾壶甫换痰仍满,药贴多夸料不真。
火热冰寒但绝欲,世间疫疠本无神。

()

后秋思五言五首 其四

诗与风骚迫,文兼史汉长。
半山非不尔,僻学汴梁亡。

()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二

痴痴谁氏子,昼夜安以偷。其人一何乐,惟我攒百忧。
忧者谓速朽,顽骨病复瘳。乐当必老寿,顾已归山丘。
饥生支床龟,饱死豺虎俦。天道匪易测,人事谅难筹。
生死吾不知,及辰为兹游。

()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一

卦下观一彖,卦中求六爻。
今人仅知此,着眼未为高。

()

春晚杂兴十二首 其六

岂有耶溪父老钱,无朝无暮在樽前。
樱桃豌豆分儿女,草草春风又一年。

()

三吊吟四首 其三

湍溪涨梅潦,一夕十丈强。愚哉浴马僮,视之如寻常。
高岸一失足,马尚能腾骧。僮尸不可得,漂流落何乡。
握辔徒自谨,堕阱已足伤。人间平坦途,中亦有海洋。

()

白沟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

送赵无己之临川

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
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
冯欢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
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
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
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临川太守千骑行,谁董琴瑟护书册。
吾子从之大江西,训诱诸郎据师席。
王介甫之学误人国家,陆子静之学杂彼禅佛。
四海公论有如此,读书岂可无拣择。
若夫拟岘台登临而赋诗,不妨寄我清江纸一疋。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