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文 > 读书有关的诗文

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臺二首 其二

池上开轩对郡楼,当时太守气横秋。
声名已负荆州望,舟棹更为沧海浮。
插架古书芸护蠧,隔溪游女扇障羞。
仲堪没后今千载,孰谓人间无此流。

()

和赵叔清登殷仲堪读书臺二首 其一

晋朝人物渡江初,为郡风流只载书。
临水重开数间屋,宿兵仍富九年储。
英豪系出三公后,磊落胸蟠万卷余。
东观诸郎未堪比,登车不落问何如。

()

向文刚读书斋试双井茶有怀黄超然

黄蜡青沙未破封,已知双井社前烘。
一丘风味极不浅,万顷烟波兴不穷。
东晋书斋頽压后,西湖山色有无中。
危栏杰阁明人眼,独觉登临欠此公。

()

题竹溪读书堂

竹外溪边沙石幽,欲招诗客赋临流。
万竿深锁藏书屋,百丈清潭遶橘州。
千里水烟渔唱晚,一堂风月暮云收。
何当挽取六君子,占此佳名作胜游。

()

和郑元清同游殷仲堪读书臺二首 其二

池上高臺倚碧空,郡楼相对出烟中。
读书太守今何在,寂寞无人继此风。

()

和郑元清同游殷仲堪读书臺二首 其一

晋国衣冠扫地空,渔歌长在水云中。
倚栏欲问兴亡事,木末琉璃坠晓风。

()

和读书臺入夜即事二首 其二

云捲寒蟾玉晕添,嫦娥遥想鬓毛纤。
此时清境非人世,要望烟霄不下帘。

()

和读书臺入夜即事二首 其一

池底星光箇箇添,半鈎斜月吐纤纤。
数声寒笛西风下,人在朱楼捲暮帘。

()

游金沙寺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二首 其二

绿笋遗苞半出篱,清溪一曲翠相迷。
古苔称意坏墙满,好鸟尽情深树啼。

()

游金沙寺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二首 其一

一龛明灭佛前灯,破裓犹残一两僧。
说似鸿盘读书处,试寻幽伴拄乌藤。

()

读史

莫羡马革裹,犹堪柳车囚。
谁令骨作鲠,且慕舌为柔。
自笑丹心折,人言老语偷。
直将轮覆井,仍取带维舟。
唾面我勿拭,溺灰汝何尤。
君看箦中尸,起断魏齐头。

()

具茨老人读书寮

具茨四壁无斗储,载行书多常满庐。
胸中嵬垒几石渠,三箧补亡无复余。
起居谁不解何如,校书着作虚诏除。
元元本本穷古初,雌黄付与金银车。
朅来穷山岁三徂,催科政拙民力苏。
黄童佩犊耕菑畬,戴白未见空欷歔。
焚香晏坐临绮疏,三年不识园中蔬。
迩来结屋聊卷舒,手抄平生未见书。
曼倩两目如悬珠,四十四万何多欤。
较公所得无锱铢,门生校雠谁与居。
我欲从公路郁迃,着鞭何时跨蹇驴。
不求奴饭马青刍,得公奇字归自娱。

()

大冶山中有东方寺世传东方曼倩尝读书于此寺后有圣泉凡邑人之乞子于此者随愿辄得僧慧满住持十载无日不醉癸酉冬十二月之吉趺坐示寂九日而色

谁谓灵泉易感通,解令少妇却愁容。
道人应为衆生说,此事如何着得侬。

()

大冶山中有东方寺世传东方曼倩尝读书于此寺后有圣泉凡邑人之乞子于此者随愿辄得僧慧满住持十载无日不醉癸酉冬十二月之吉趺坐示寂九日而色

平生着酒满葫芦,醉上禅床不用扶。
更把酡顔惊世俗,方知肉眼是凡夫。

()

大冶山中有东方寺世传东方曼倩尝读书于此寺后有圣泉凡邑人之乞子于此者随愿辄得僧慧满住持十载无日不醉癸酉冬十二月之吉趺坐示寂九日而色

先生自以滑稽雄,何事偷身入汉宫。
跨鹤乘鸾本无定,安知不到此山中。

()
组合
诗经楚辞乐府宋词精选小学古诗初中古诗高中古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古诗十九首
类型
写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咏物送别离别离愁田园边塞军旅贬谪羁旅写风写人写雨写雪写花写草梅花荷花菊花桃花牡丹杨柳松树月亮竹子山水西湖音乐美食游玩思乡写山写水长江庐山泰山黄河饮酒登高怀远怀古爱国题诗和诗爱情相思励志亲情思念伤感乐观赞颂归隐忆昔愤慨友情赠答挽诗奉和应制婉约闲适豪放喜悦地点节日春节气节叙事元宵节闺怨悼亡战争读书思亲哲理惜时人生讽刺闺思宫怨伤逝惜春客愁劝勉生活孤独感慨抒情寓言惆怅宴会写鸟访友沧桑伤春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重阳节乐府忧国忧民咏史怀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愤世嫉俗托物言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