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诗人 > 宋代

释云林

释云林,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结茅黄山,后修复佛岭禅院,造华严楼以居,为开山祖,佛岭遂改曰云岭。与方凤、谢翱有交。《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

释普初

释普初,住澧州钦山寺,称乾明普初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夹山纯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

释本嵩

释本嵩,与杨杰有交往,事见《五灯会元》卷六。
()

释法明

释法明,住邢州(今河北邢台)开元寺。为青原下十一世,报本兰禅师法嗣。后归里,多嗜酒呼卢,每大醉,唱柳永词数阕,日以为常。如是者十馀年,咸谓醉和尚。《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

释净昙

释净昙(一○九一~一一四六),嘉兴崇德(今浙江馀杭县东北)人。住庆元府育王,晚居钱塘法慧,称无竭净昙禅师。为南岳下十三世,保宁圆玑禅师法嗣。高宗绍兴十六年卒,年五十六。《嘉泰普灯录》卷七、《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二首。
()

释閒卿

释閒卿,与强至同时。事见《祠部集》卷一二《閒卿遽垂和答复依元韵戏之》。
()

谭申

潭州长沙人。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张邦昌以为屯田郎中,力拒之。高宗绍兴四年知筠州事,岁饥民不能输,请罢征,监司督益急,坐降秩。致仕归,民立祠祀之,号曰古谭。
()

释普岩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

释崇真

释崇真,从中岩慧目蕴能禅师悟法。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八《蕴能禅师传》。
()

释云知

释云知,杭州普福院僧。历仁宗、神宗朝(《咸淳临安志》卷七九)。
()

释本粹

释本粹,号玉庵(影印《诗渊》册三页二一○六)。
()

释有需

释有需,俗姓陈,莆田(今属福建)人。始居雪峰东庵,创万安院于何岩。部使者陈觉民延住福州鼓山。后与陈易同隐于石门。清乾隆《仙游县志》卷四五有传。今录诗二首。
()

释净昭

释净昭,住长清灵岩寺,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离此他游,留言并书偈诫弟子。事见《净昭和尚诫小师语碑》。
()

释普绍

释普绍,住台州国清寺,称垂慈普绍禅师。为青原下十四世,慧林慈受怀深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

释常竹坞

释常竹坞,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住龟山宝珠寺。事见《随隐漫录》卷四。
()
诗人组合
大李杜小李杜元白三苏三曹唐宋八大家吴中四士元嘉三大家清初三大家江左三大家吴中四杰京华三绝苏门四学士竹林七贤建安七子北宋五子儒家五圣南朝三谢清词三大家宋词四大家初唐四杰刘白乾嘉三大家济南二安陶谢高岑郊寒岛瘦南洪北孔一祖三宗明前七子公安三袁二程二陆屈宋孔孟竟陵八友儒林四杰元曲四大家大历十才子汉赋四大家文庙十哲王孟孟荀杨墨南袁北纪桐城三祖康梁程朱陆王三班苏黄苏辛欧曾温李沈宋韩欧韩柳柳刘枚马马班老庄永嘉四灵南施北宋岭南三君文章四友饮中八仙南朱北王温韦皮陆苏梅颜曾归水三贤孔门三圣贤屈贾两司马大小戴班张京兆三休唐代三李二李仙宗十友二晏六先生词家三李词坛三绝唐代隐士三贤宋代四大才女民国四大才女古代四大才女明初诗文三大家蜀中四大才女江南四大才子四大边塞诗人乾嘉性灵派三大家中兴四大诗人明清四大文学家明嘉靖后七子千古文章四大家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