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旱苦热
王令【注】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王令,北宋诗人,28岁卒,短短的一生写了不少心系天下苍生,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作。
14.下面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清风无力”衬暑旱之甚,更著一“屠”字,将“热”人格化,有力表现诗人对“清风”的责怨之情。
B.次句运用拟人,写太阳应落不落,助“热”为虐,形象生动。
C.三四句“人”“天”对比,字里行间渗透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突出暑旱的严重。
D.“人固已惧江海竭”的潜台词是: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紧扣诗题中“苦”字。
E.全诗想象奇特,气势恢宏,用语奇险,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5.本诗技法上虚实结合,立意上又“识度高远”(刘克庄语)。请你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AB
15.“虚实结合”:由人间苦热而联想到天上情景,由人境而联想到仙境,丰富了内容,升华了悲天悯人的主旨。“识度高远”:本诗末四句抒发了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心系天下、悲天悯人,胸襟博大,见识卓尔,气度不凡,可谓“识度高远”
14.试题分析:A.首句“清风无力”衬暑旱之甚,更著一“屠”字,将“热”人格化,有力表现诗人对“清风”的责怨之情。应为“恨暑热”;B.次句运用拟人,写太阳应落不落,助“热”为虐,形象生动。应为“拟物”。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手法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已经给出了赏析的角度。“虚实结合”:由人间苦热而联想到天上情景,由人境而联想到仙境,丰富了内容,升华了悲天悯人的主旨。“识度高远”:本诗末四句抒发了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心系天下、悲天悯人,胸襟博大,见识卓尔,气度不凡,可谓“识度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