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九日蓝田崔氏庄》阅读及答案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东晋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第一句“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层层变化,写出诗人面对秋景,想到自己也已老去,不禁悲从中来,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B.首联第二句从“兴来”“今日”“尽君欢”三个角度,与上一句形成对仗,规劝友人一定要及时行乐,莫要像自己一样,空逝年华,到头来只能宽慰自己。

C.颔联借用典故,以古人自比,尽显名士风流的蕴藉之态,写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乐时光,照应首联的“尽欢”。

D.全诗前三联抑扬顿挫,情感曲折多变;尾联一问一答,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难料,自己衰老境况的沉重心情和深广忧伤。

E.这首诗歌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可谓“字字亮,比比高”;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出,读之更具慷慨悲凉。

15.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及解析:

14.BC   

15.①此联两句写景,描绘山水,气象峥嵘。诗句用“高”“远”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手法方面 答出远景、仰视、色彩描写亦可得分)

②诗人感叹于秋山秋水的壮观,与前两联的悲秋叹老之情形成鲜明对照;又因眼前山水不变,而为下文抒发人事难料之情做了铺垫。(情感、结构方面)

③该联在悲凉之中多了积分豪壮之情,使诗人情感跌宕起伏,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效果方面)

14.试题分析:B“规劝友人一定要及时行乐,莫要像自己一样,空逝年华,到头来只能宽慰自己”说法不对,没这句是指“今日重九兴致来了,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C孟嘉是尽显名士风流的蕴藉之态,而杜甫却怕落帽,显露自己的萧萧短发,反请人正冠,这里的“笑”也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情绪。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的妙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当然,还可以抓住诗句中写得比较形象生动具有表现力的词进行赏析。颈联是诗歌的第三联,“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意思是,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高”“远”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作用方面,既要考虑诗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也要考虑诗句在传达情感上的作用。整体结构上,诗人借这联感叹于秋山秋水的壮观,与前两联的悲秋叹老之情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又为下文抒发人事难料之情做了铺垫。表达效果,在悲凉之中多了积分豪壮之情。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