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麻平晚行》阅读及答案

麻平晚行

王勃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百年”和“千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时空进行交织,使诗人的愁绪变得更加浓重。

B.颔联写出了诗人“寻道”而不得,只能靠辨听泉声而聊以自慰,排遣内心的苦闷。

C.颈联通过“涧叶”“山花”等意象,写出作者陶醉于仙境般的景色,无须分色,不必辨名。

D.“风急暮猿清”描写了暮色中风的呼啸声、猿的哀鸣声不时传来的凄清景象,以景结情。

E.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首尾两联淋漓尽致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自然清新,质朴无华。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BC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无法返乡的羁旅愁苦之情。(2分)首联直接抒写思乡之情,“怀土”与“倦游”都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二三两联则是对“倦游”的具体阐释,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更增愁苦。

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B项,“只能靠辨听泉声而聊以自慰,排遣内心的苦闷”理解有误,从诗中来看,“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诗人凭借视觉、听觉来辨别道路,主要是突出天色之晚,与诗歌标题“晚行”相契合。C项,“作者陶醉仙境般的景色”错误,“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诗人写“涧叶”“山花”等意象,写无须分色,不必辨名,应是为反衬诗人急于返乡的心情。

1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歌标题来看,“麻平晚行”,说明这是一首羁旅诗,怀土和倦游情这样的词是典型的羁旅思乡的象征,按照这个方向思考人物情感即可。“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百年”和“千里”,时间和空间交织进行,使用了夸张的修辞,使得愁绪不仅仅弥漫在纸页上,更是充斥在整个空间里,并且随着第四维时间的推移更加的浓重。仿佛我们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看到诗人的衣带正飘动,感觉到诗人的思绪刚刚开始。“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无论是心中的渴望还是自然的美景都无法吸引诗人,高低错落如何,远近鸣环又如何,涧叶繁密到无法细分颜色,山花也无法辨名。照理说,已经是迷花倚石的境界了。然而,即使见到了仙境般的景色,这种景色,现在仅仅作为诗人羁心的反衬了。诗中,一个“才分色”和一个“不辨名”,反衬出诗人急于返乡的心情。“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我的愁思到哪里才会结束,言下之义就是还乡。独在异乡,那种孤独和凄凉,日暮都会浮现和膨胀。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从诗歌标题即可得知这是一首羁旅诗,考生顺着这个方向思考即可。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