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阅读及答案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1)诗的首联用了什么典故?为什么用这一典故?

(2)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

答案及解析:

(1)“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吴刚砍树典故。吴刚的大刀竟被折断,表达其归心之切。题目是“八月十五夜月”吴刚是被罚在月宫中砍树的罪人,满目飞明月的时候,自然就会看到想到月宫中的人,用典自然贴切。

(2)“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想要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烘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反衬自己避乱生涯中的内心愁闷。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答出,要求答出首联运用的典故及其作用,“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吴刚砍树典故,注意结合诗歌的题目“八月十五夜月”运用这一点顾自然贴切。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