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游赏心亭》阅读及答案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南京)名胜,北宋丁谓所建。②玉树: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宏观着眼。“此空存”,一“空”字含有无限感慨,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是类似境界。

B.“城压沧波到海门”是从空间上写六朝古都,“压”写出了江城的险峻强固;“沧波”写出江水浩渺;“到海门”写出江水一泻千里。

C.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暗示出诗人襟怀郁勃,举杯遣怀,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感慨弥深。“来”、“入”两个动词写出江山奔赴的气势。

D.“黄旗”“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

E.第八句中“对芳樽”对应前文“醉眼”。诗人面对精致的酒器开怀畅饮,足以见出诗人在怅然之余,仍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15.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DE   

15.①帝都风物犹在、人事不同的变迁之感(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之感)。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诗人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寄寓沧桑变迁之感。(亦可分析“空”“压”“来”“入”等的炼字之妙)②统治者不以前车为鉴、沉迷亡国之音的忧虑之感。诗人用典,悲叹北宋统治者不吸取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D,“‘王气’是指帝王气象,诗人由耳边不时传来的悲歌之声,想起宋王朝开国之初,王气强盛,横扫六合,结束混乱局势的辉煌历史”说法错误,“王气”是指王朝的运数;颈联是说,耳边响起的《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使人想起当年陈后主沉湎歌舞,荒废朝政,导致国破身俘。E“乐观豁达”表述错误,作者是借酒浇愁。故选DE。

15.试题分析:题干是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和表达技巧能力。第一问: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二三句是写作者登高远眺,高高的城墙把汹涌澎湃的海浪压逼回到海的入口处,万里江山依旧壮阔,而曾在此定都的前代统治者却早已因沉湎歌舞,荒废朝政而致国家破亡,对历史的感慨,物是人非。第三联是说今天依然听到悲伤淫糜的亡国之音,如今的统治者却不能吸取教训,对现实的忧虑,使作者“怅然”。第二问:是如何表达的?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能力。二三句“城压沧波到海门。万里江山来醉眼”属于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结合注释可知第三联“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诗人是用典故悲叹北宋统治者不吸取陈后主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