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感事》阅读及答案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窜亡等等。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左衽,夷狄的服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神州陆沉,社会动乱,使人痛心之极,不忍诉说。

B.二、三两联紧扣题面“感”字从国家方面展开议论,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虽然自己一生飘浮不定,却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E.本诗以排律的形式,把流离颠沛、备尝兵荒马乱之苦、目睹了破碎山河的诗人忧国忧世的情怀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15.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案及解析:

14.BC   

15.①思想感情方面,本诗所表现出情感,与杜诗的“忧国忧民”相似。

②语言风格方面,本诗用语苍凉沉郁,与杜诗的气韵非常相似。

③遣词用字方面,本诗多使用沉实的字眼,与杜诗的用词风格相似。如“那堪”“竟未”“危”“故”“断”“移”等。

14.试题分析: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B展开议论不正确,二三联以描写为主。C“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不正确。第五联“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已表明世事难料,诗人自已也漂泊不定。

15.试题分析:本题借有人和纪昀对此诗的评价,认为很接近杜甫的诗风,要求考生赏析本诗是如何体现杜意的,哪儿能体现。考查学生整体把握诗风的能力。答题前考生要读通这首诗,理解把握该诗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明白杜甫诗歌的特点,才能进行比较。可以从诗歌的语言风格,具体到用词用句的风格特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方面来分析。杜甫的诗歌特点是沉郁顿挫,感情深沉苍凉。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是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杜甫相似;本诗的语言也给人苍凉之感,如“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等句。本诗使用字眼如“那堪”“竟未”“危”“故”“断”“移”等与杜诗的用词风格相似多沉实的。杜诗即事咏怀一类诗作常以景结情,本诗与之相似。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