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河湟》阅读及答案

河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释】①河湟:指吐蕃统治者自唐肃宗以来占领的河西、陇右之地。②元载:唐代宗时宰相,曾任西州刺史。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③借箸:为君王筹划国事。《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④东市:这里指刑场。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借箸”,用张良的故事,暗含将元载比作张良的意思,从而表明诗人对他的推重。

B.二、四句相承,以黄帝仙去,只留下弓剑的传说,借指宪宗之死,流露出诗人的嘲讽之意。

C.“虽”和“尽”两个虚词,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

D.最后一联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以旷达幽默的语气表达出来,不但加强讽刺力量,还使全诗显得余味无穷。

13.这首诗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两例分析。

答案及解析:

12.B   

13.(1)对比。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作对比,表现了对河湟百姓身陷异族却忠心不移的赞颂,讽刺富贵闲人醉生梦死之态。(2)用典。借苏武杖汉节牧羊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河湟百姓身陷异族却忠心不移的品质的赞美。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情感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意蕴。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B项,流露出诗人的嘲讽之意”说法错误,诗歌前四句抒发诗人对于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所以对于主张收复失地的宪宗之死,诗人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能力。赏析诗歌表现手法,首先指出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歌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诗歌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和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题目是“这首诗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两例分析”,从题干来看,已经确定了赏析表现手法的范围——后四句,仔细阅读本诗的后四句,“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意思是: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这四句用强烈的对照描写,表达了诗人鲜明的爱憎。河湟百姓尽管身着异族服装,“牧羊驱马”,处境十分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并没有被征服,白发丹心,永为汉臣。这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至于统治者,诗人不用直接描写的手法,而是抓住那些富贵闲人陶醉于原先从河湟传入京城的轻歌曼舞这样一个细节,将白发丹心的汉臣(百姓)与这些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便将“闲人”的醉生梦死之态揭露得淋漓尽致。所以这首诗的后四句主要运用了典故和对比的手法,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对这两种手法进行赏析即可。

【点睛】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第三步,指出诗句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答题时要区分“一”“些”“主要”等关键词,如问“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答一种即可。如问“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至少两种以上;如问“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答一两种即可。如诗歌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比如本题,诗的后四句,意思为“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牧羊”两句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而“牧羊”两句和“唯有两句”将白发丹心的汉臣与沉迷歌舞的“闲人”对比,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富贵“闲人”的醉生梦死之态。答题时注意,不能只答手法,而舍弃了分析和情感效果分析。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