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别舍弟宗一》阅读及答案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这两句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

B.颔联中诗人运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等词语,集中表现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

C.颈联描绘了一幅凄惨迷蒙、辽阔苍茫的图景。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遥想兄弟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碧于天。运用比拟、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等手法。

D.尾联写别后思念入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一带的烟树,化实为虚,意境迷离,将思念之意表现得异常深切感人。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4.C   

15.(1)兄弟惜别,依依不舍之情。首联写诗人在越江边送别兄弟,双双落泪,尽显离别的痛苦与不舍;

(2)被贬蛮荒的愤懑愁苦之情(或答:政治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颔联写只身去国之远,蛮荒生活之久之难,流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愁苦愤懑之情。

(3)兄弟之间的骨肉至情。尾联表明兄弟远隔两地,再难相见,只能在梦中寄以思念之情,从而体现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比拟”错,应是比喻手法。故选C项。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舍弟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体现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