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阅读及答案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选择全不正确的一组〔  )

(1)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2)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3)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4)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5)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A.(1)(2)

B.(3)(4)

C.(1)(4)

D.(2)(5)

14.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案及解析:

13.D   

14.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表达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选择全不正确的一组”,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第2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从诗中来看,“无哗战士衔枚勇”,此句应是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第5句,“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错误,从诗中来看,“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家选出真正的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选D项。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这就要求考生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看这句诗是写什么内容的,有没有使用什么技巧,有何效果。从诗歌标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来看,这是写礼部考试的场景,故“下笔春蚕食叶声”应是描写应试者答题的场景。先理解这句诗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由此可知“春蚕食叶声”应是应试者落笔纸上的声响,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这一描摹非常形象,非常生动,而且落笔的声音也显得考场内非常的寂静,这属于动中见静的手法,而作为主持礼部考试的欧阳修,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内心流露出的是为朝廷得添新人而喜悦的情感

【点睛】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句子”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题干用语一般为“请赏析……句”“请赏析……联的妙处”“请从角度赏析……两句”。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这就可以从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词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赏析。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诗句是写景还是抒情,写景是写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点,景物是实实在在的,还是诗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虚实结合或相衬;是动态的画面,还是静态的场景,由此可以考虑动静结合或相衬;景是乐还是哀,情是喜还是悲,由此可以考虑是借景抒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有没有使用什么修辞,一般考虑比喻、比拟、借代和夸张;句式如何,是否对仗;有无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无明显的表现力,等等。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