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代文学网 > 赏析
《杭州春望》阅读及答案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妓。②柿蒂:院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写的是旭日东升的时侯,诗人登楼远眺海天瑰丽的景色,有笼住全篇之势。

B.第二句写诗人踏沙而行所见:沿钱塘江岸修筑的防潮大堤在万道霞光中闪着银光。

C.“红袖”代指织绫女子,“青旗”代指酒家。颈联一句写妇女织绫,一句写游人沽饮,句中意象色彩艳丽,极具画面感。

D.尾联运用比喻的手法,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草木青翠的迷人景色,而且把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生动逼真。

15.白居易的这首七律颇为众人赞扬,但也曾有后人对此诗的第三句“涛声夜入伍员庙”提出批评,认为此句与诗歌所写白日春望之景不协调。你对此持什么看法?请简要陈述。

答案及解析:

14.B   

15.示例一:和诗歌所写景色协调。此诗通篇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而钱塘江和伍员庙均为其眺望所见。“夜入伍员庙”中的“涛声”为诗人想象,)雄壮的涛声间接烘托了眼前所见钱塘江的壮阔气势。示例二:和诗歌所写之景不协调。整首诗写白天所见,而此句写的是夜晚景象,涛声也不是“望”的内容。伍员庙夜静涛鸣,使人有激昂悲壮之感,与全诗的闲情逸致不太相符。

【14题详解】

该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第二句写诗人踏沙而行所见”赏析错误,应是“清晨登望海楼,极目远眺”所见之景。故选B项。

【15题详解】

该题考核探究能力,探究的内容是诗句的综合赏析,赏析的内容是第三句“涛声夜入伍员庙”与诗歌所写白日春望之景是否协调答题时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如协调此联诗人把目光转到城内。杭州城内吴山(又称胥山)上有“伍员庙”。所写均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词,是说看见眼前钱塘江和伍员庙,想到夜里万籁俱寂之时,涛声传入庙中,特别清晰。“入”字极写望中之景,不但展现了眼前的景物,而且使人联想到伍员的壮烈,昔日杭州的繁华上句气象雄浑,富有诗情画意。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看看诗中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考生对这些概念性的东西要理解,并能结合句子分析判断出来。然后结合题干中的内容具体分析。

()
热门古诗

本站内容来源于搜索引擎及互联网,如果我们的某些资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3 古代文学网 鲁ICP备15025830号-6